近年來,望云分公司不斷加大環保資金的投放力度,對水環境污染、大氣環境污染、噪聲污染及綠化等環境影響因素進行了綜合治理,并順利通過環保達標驗收。礦區環境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礦山的水——清了
煤礦生產、生活中產生了大量的污水,為搞好防止工作,投資900多萬元于2006年7月建成了礦井水處理站和生活污水處理站,全方位治理污水。礦井水處理工藝采用2001型全水力自動化處理技術,設計處理能力為12000m3/d,具有自動排泥和自動反沖洗功能。生活水采用MBR生物膜反應處理技術,處理能力為840m3/d,主要處理職工洗浴、職工餐廳、招待所、家屬區等產生的生活污水。該礦將處理后的水部分用于井下消防及灑水降塵、洗煤廠補充用水、儲煤場灑水降塵、礦區綠化及地面灑水降塵等,其余部分達標外排,實現了污水資源綜合利用,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完美統一;2005年10月至2006年5月完成了煤泥水處理工程,有效降低了煤泥水的濃度,保證了煤泥水的正常循環。另外為了實現污染源遠程控制及保證水處理廠的穩定運行,2006年6月,該礦在礦總排口安裝了污染源水質在線自動監測系統,準確監測廢水中PH、COD、總排口流量等指標情況,確保各項指標達標。
礦山的天——藍了
煤礦的最大污染源是粉塵,而粉塵源主要是矸石山、煤場和篩分車間及各轉載點粉塵,為有效抑制粉塵,堵截污染源頭,該礦從2005年開始,投資350余萬元對矸石山進行了綜合治理,完成了土石方2500立方米、砌筑擋士墻150米和矸石山削坡、漿砌石護坡、砌筑坡面截水溝及坡腳排水溝、黃土覆蓋及矸石山綠化工程,敷設了配套管路設施,并對上矸石山道路進行了硬化,徹底治理了矸石山粉塵污染;為解決煤場周圍二次揚塵污染,投資480萬元建成了煤場擋風抑塵墻,徹底解決了儲煤場揚塵問題,改善了礦區及周邊環境,減少了末煤損失,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的共同發展。今年5月,對礦篩分車間粉塵進行治理,安裝了隔音值班室9個、沖擊式除塵器4臺;對振動篩、破碎機及膠帶輸送機安裝了密閉除塵罩;在井下工作面、各主要巷道、運輸轉載點和地面各轉載點、鐵路專用線各裝車點均安裝了噴霧灑水裝置,定時對其進行噴灑,減少了煤塵飛揚。經晉城市環境檢測站監測,各項指標均達到有關要求。為實現廢氣達標排放,投資10萬元對2臺蒸汽鍋爐、1臺熱水鍋爐、1臺熱風爐更換了陶瓷多管除塵器;對生產區兩臺4T蒸汽鍋爐進行了大修,更換陶瓷多管除塵器兩臺;投資30萬元更換了東區熱風爐;將原陶瓷多管除塵器更換為濕式除塵器,經改造后,除塵率均達90%以上;根據環評要求,該礦又投資50余萬元在西區主井口西側新建了一座熱風爐房,安裝了兩臺組合式燃煤熱風爐,除塵器為陶瓷多管除塵器;為職工食堂安裝了四套油煙凈化裝置,進一步提高油煙凈化效果;另外為保持礦區空氣清新,去年,該礦投資7萬元購置了一輛灑水車,定期對公路進行灑水,降塵效果良好,真正為職工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礦山人的耳根子——清靜了
噪音是煤礦安全生產中重大的污染源之一,嚴重影響著人的身心健康。尤其是風機發出的噪音,在幾公里以外都能聽到。為了治理噪聲污染,2006年至2007年,望云煤礦投資91萬元分兩期對劉家莊風井和望云風井噪聲進行了治理,制作安裝了隔音箱、消聲器、開挖砌筑減振槽及其配套設施。并在原來基礎上作了一定的改進,在隔音箱上方增加排水彩鋼瓦和風機檢修活動門等,使各種功能進一步完善。經晉城市環境監測站監測,廠界噪聲在50分貝以下,完全符合國家有關要求。
同時,該礦在產生高噪聲的篩分車間增設了隔音室,對鍋爐房鼓風機室、引風機室安裝了減振基礎、消音裝置,并對傳送裝置安裝了隔音板,使職工徹底遠離了噪音的傷害。
礦山的風景——更綠更美了
綠化是環境整治的重頭戲,近年來,該礦積極投入資金,對礦區建筑物前后、礦區公路兩側及職工文化廣場進行了綠化;今年又對生產區馬路兩側、矸石山等進行了綠化,種植了8000m2草皮和油松、冬青、紫荊等樹木。截至目前,全礦綠化面積累計達15000m2。形成了“人在綠中、樓在林中、礦在園中”的碧綠秀美景觀。
礦山的天藍了、水清了、景綠了,漫步其間,聽著呢喃鳥語、聞著陣陣花香,仿佛置身于公園中,讓人感覺無比惘意。這就是職工每天工作生活的地方——干凈優美的望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