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伯方分公司,每月有近萬件物料出庫,需要采購幾千余種材料,3000多名職工班班考勤,離開了計算機信息網絡,人工難以支撐這個龐大的系統運轉。
向管理零距離邁進
打開電腦,調出火藥庫監控系統,能夠清晰地看到火藥庫四周的情況,坐在辦公室內,一草一木盡在掌握之中,這只是零距離管理的一個縮影,信息化給伯方礦帶來的變化太多了。
自03年實施信息化建設以來,該礦完成了信息化整體規劃和全礦網絡布線,建成了以千兆光纜為主干,覆蓋全礦所有辦公地點的局域網絡,并以此為基礎逐步建立了內部物流管理系統,實現了物資管理的信息化;建立了內部物流管理系統、內部市場化管理系統、機電設備管理系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等多種系統,一條龍的信息化管理,使管理更加透明、更為民主,為內部市場化、全面預算、和信息管理三大管理的向縱深開展,構建數字礦山提供了基礎性保障。
幾年來,該礦在總公司的領導下,以礦信息中心為依托,以技術創新為主線推進各項工作,實現了日常維護本地化、技術服務專業化。
過去,該礦職工的電腦操作水平較低,加上電腦不多,人們的計算機水平不高,許多知識一知半解,接收信息習慣于原有的方式,對數字礦山建設、無紙化辦公了解不多,觀念上有不適應。礦領導以身作則,率先做無紙化辦公的表率,并在觀念轉變上強力灌輸,在硬件上狠下功夫,安裝了大小10多塊電子顯示屏,各科隊配置了電腦,并全部實現聯網。電子屏發布取代了傳統的電話通知,辦公平臺每天都要用。如今,發文件的少了,看顯示屏的多了,打電話的少了,上辦公平臺的多了。
現在,人們對電腦、對信息化的依賴和利用加深了。前段時間,信息中心搬家,網絡無法接通,人們開玩笑地說影響都快趕的上綜放隊搬家了。
開展“一月一培”計劃以來,礦信息中心共開展計算機知識培訓1000人次,為各職能科室、生產隊培養了大批掌握基本操作的計算機人才。如今,日常維護已經做到了小型維護不出科、大型維護不出礦。
技術服務的專業化,實現了零距離管理,該礦先后完成了綜合調度室線路改造,設計了網絡化考勤系統、食堂IC卡消費系統,礦自行設計的火藥庫九畫面監控系統,圖像清晰、穩定性強,覆蓋面廣,從網上就可以監控到各個角落的動靜,實現了動態管理。其中,售飯系統的設計的是網絡版,可以不用去現場就能動態掌握,及時實現數據遷移。通過消化、吸收,自己單獨完成了多數項目的安裝調試,為礦上節約了數十萬的開支。
辦公平臺的研發,給日常辦公帶來了變革,各種報表、文件通知、日清日結、信息傳遞都通過辦公平臺來完成。現在,人們都習慣了通過信箱傳遞辦公信息,每天一上班,總忘不了查看對自己有用的信息。點開企業門戶宣傳網站,在導航系統的指引下,企業概況、黨建文化、經營管理等信息一覽無余。
考勤系統、售飯系統的投入使用,方便了職工的生產生活。基本上實現了網絡無紙化辦公,便捷性服務,管理更加透明,管理成本更加降低。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統后,信息處理大大加快,物流快了,資金周轉速度快了,相當于1塊錢頂好幾塊錢用,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為了數字礦山的建設
軟件是死的,人是活的,信息化管理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管理人員要做的是一步一步完善系統。如果信息化的跟進水平不到位,計算機也會“下錯了料,算錯了賬,發錯了貨”。
該礦現有專業電腦人才10名,在與太工天成、世紀海潮、九強科技這些專業公司的合作中,他們結合企業實際,不斷核實更新系統,發揚首創精神,多次自主改造安全生產監控系統、成功實現選煤廠集控室單片機網絡接口轉化、完成KJ90監控系統串口通迅自動化切換控制裝置設計,并獲得集團首屆科技大會技術創新三等獎。今年,礦信息中心研發的綜合調度樓網絡系統整改項目又榮獲集團公司“五小成果”評比二等獎。現在,信息中心的員工人人能做系統,個個會設計方案,在《科技開發與經濟》、《蘭花科技》等刊物上發表理論文章10多篇,圍繞礦中心工作,他們能隨時制作各種欄目,共制作了包括職工之家、安全生產月、先進性教育活動、社會主義榮辱觀、廉政文化月等專題欄目多個。
今年,該礦計劃開發出井下、地面監控系統、培訓考核系統等多套系統,建設多媒體電教室,并將辦公公網與家庭住戶私網兩網合一,實現家庭辦公。屆時,將出現許多新的變革,信息化已經從單一的信息職能發展為信息共享、管理與控制同步的管理創新平臺。信息化建設的穩步推進,為管理創新提供了良好條件,也催生著管理變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