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西日報 9月13日)
本報訊 (記者方永利 通訊員閆云) 在化肥生產廠安裝蒸氨裝置,不但解決了廢水、廢氣的排放,而且每天可回收液氨約35噸,一年就增加利潤達200多萬元。這只是晉城市蘭花集團開展節能降耗的一個小舉措。為了打造節約型企業,該集團通過實施內部市場化管理和全面預算管理,優化生產工藝,更新生產裝置,加大環境綜合治理等多項措施,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效益。今年1—7月,完成銷售收入14.46億元,同比增長63.45%,實現利潤4.03億元,同比增長76.8%。
作為晉城市唯一上市公司,也是最大的煤炭生產和銷售企業,蘭花在組建集團之初就在自己旗下的10個子公司、6個分公司中樹立“最大限度回收資源,最大限度節能降耗”的企業經營理念。他們倒算成本,從源頭上降低原輔材料的消耗,確保了公司噸煤成本以85.3元/噸的水平穩居全國同行業領先水平。在用電上,他們根據電價峰谷時間,避峰填谷,使用電單耗控制在噸煤14度以下,并在煤礦和化肥廠廣泛推廣使用變頻調速技術,避免電耗和成本的增加。望云等煤礦還在地面低壓配電系統安裝了節電器,一年就可節約電費9萬多元。
在煤礦生產中,蘭花通過改革采煤方法來提高資源回收率,他們采用國內最先進的綜合機械化采煤技術,對洗煤廠煤泥水閉路循環系統和煤泥烘干系統積極選用高效低能耗設備。公司還積極推進煤礦環境綜合治理,計劃投資1000余萬元,對所屬煤礦礦井水進行處理,處理量12000立方米/天,處理后4000立方米/天用于井下防塵、洗煤廠補充水,部分用作農田灌溉。
在化肥生產中蘭花則從改善裝置和優化生產工藝上作節能文章。采用國內最先進的雙甲工藝代替原銅洗工藝,此舉不僅降低了電的消耗,更重要的是較銅洗工藝噸氨節約成本30.36元,每年可節約成本300萬元,同時副產粗醇約1萬噸。與此同時,他們還改善裝置,增加了5套吹風氣回收裝置,在合成氨擴建時,不惜代價選擇投資高但蒸汽消耗低的全低變工藝,都大大降低了成本。目前公司正在聘請科研機構進行論證,積極探索推進“煤-電-化”循環經濟的發展,力求使能源利用率最大化,努力創建高標準的節約型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