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絞車牽引及運輸裝置,具體是一種煤礦井下絞車拔繩裝置。
背景技術
調度絞車牽引及運輸在一些煤礦生產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絞車鋼絲繩在排列過程中的運行控制存在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安全隱患,比如軋繩、脫輥等,為此,迫切需要一種拔繩控裝置對鋼絲繩的安全運行進行控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使鋼絲繩實現自動、有序纏繞的調度絞車自動拔繩裝置。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調度絞車自動拔繩裝置,包括電動機、力矩轉換器、油缸、油缸伸縮控制器,力矩轉換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分別連接電動機和油缸的油泵,油缸伸縮控制器由電磁閥、復位彈簧和時間控制器組成,時間控制器與電磁閥連接,電磁閥連接油缸,復位彈簧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座,另一端與力矩轉換器的輸出端連接,油缸活塞桿前端連接鋼絲繩控制環。
力矩轉換器將電動機的旋轉動力變為壓縮式動力,帶動油泵供油,實現油缸活塞桿的伸縮運動,從而使鋼絲繩實現自動、有序的纏繞。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自動拔繩裝置可以實現調度絞車鋼絲繩的自動、有序纏繞,避免了軋繩、脫輥事故的發生。同時具有以下特點:
(1)單人即可進行操作:根據絞車牽引的輕重及鋼絲繩的運行速度進行自動拔繩。
(2) 運行平衡,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人為控制,使鋼絲繩的纏繞有序。
(3) 節省一定的人力和財力,不需要單獨有人對鋼絲繩進行系統的排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調度絞車自動拔繩裝置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動機,2-力矩轉換器,3-油缸,4-電磁閥,5-復位彈簧,6-時間控制器,7-鋼絲繩控制環,8-速度控制器,9-調度絞車,10-固定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做具體說明。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調度絞車自動拔繩裝置,包括電動機1、力矩轉換器2、油缸3、油缸伸縮控制器,力矩轉換器2的輸入端和輸出端分別連接電動機1和油缸3的油泵,油缸伸縮控制器由電磁閥4、復位彈簧5和時間控制器6組成,時間控制器6與電磁閥4連接,電磁閥4連接油缸3,復位彈簧3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座,另一端與力矩轉換器的輸出端連接,油缸3活塞桿前端連接鋼絲繩控制環7。
電動機1可采用1140V、2.5~5KW的小型電動機,電動機1連接控制電源,力矩轉換器2的作用是將電動機1的旋轉轉化為伸縮平移運動并驅動油泵供油,力矩轉換器2內有復位彈簧固定在力矩控制器2底部,保證力矩轉換器2上的變向桿與電動機1充分接觸。油缸活塞桿的伸縮長度為絞車滾筒的長度。電磁閥4連接在油缸3的供油管路上,控制電磁閥4可使油缸活塞桿變向,實現活塞桿的伸縮運動,由時間控制器6控制電磁閥4的動作,根據生產經驗,一般設成1s、5s、10s、15s。電磁閥4斷開后,力矩轉換器2的輸出端依靠復位彈簧5來進行復位,使油缸保持在常受力狀態。調度絞車9的鋼絲繩套在鋼絲繩控制環7內,油缸通過固定螺栓10固定在絞車底座上。
電動機1還與速度控制器8連接,通過該裝置來控制電動機的速度,從而調整油缸活塞桿的伸縮快慢,可分為慢、較慢、中速、快四個檔位。
本實用新型具體的工作過程是:打開控制電源開始工作,根據實際需要來調節速度控制器8使電動機1根據實際情況旋轉,控制油缸活塞桿的伸縮快慢。當鋼絲繩被推動到最大位置時,時間控制器6使電磁閥4動作,從而使油缸1變向,由伸變為縮;當鋼絲繩回到最小位置時,電磁閥4斷開,復位彈簧回位,油缸為伸,這樣循環運行。
權利要求書
1、一種調度絞車自動拔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電動機(1)、力矩轉換器(2)、油缸(3)、油缸伸縮控制器,力矩轉換器(2)的輸入端和輸出端分別連接電動機(1)和油缸(3)的油泵,油缸伸縮控制器由電磁閥(4)、復位彈簧(5)和時間控制器(6)組成,時間控制器(6)與電磁閥(4)連接,電磁閥(4)連接油缸(3),復位彈簧(3)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座,另一端與力矩轉換器的輸出端連接,油缸(3)活塞桿前端連接鋼絲繩控制環(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調度絞車自動拔繩裝置,其特征在于:電動機(1)還與速度控制器(8)連接。
說明書摘要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使鋼絲繩實現自動、有序纏繞的調度絞車自動拔繩裝置該裝置包括電動機、力矩轉換器、油缸、油缸伸縮控制器,力矩轉換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分別連接電動機和油缸的油泵,油缸伸縮控制器由電磁閥、復位彈簧和時間控制器組成,時間控制器與電磁閥連接,電磁閥連接油缸,復位彈簧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座,另一端與力矩轉換器的輸出端連接,油缸活塞桿前端連接鋼絲繩控制環。力矩轉換器將電動機的旋轉動力變為壓縮式動力,帶動油泵供油,實現油缸活塞桿的伸縮運動,從而使鋼絲繩實現自動、有序的纏繞。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自動拔繩裝置可以實現調度絞車鋼絲繩的自動、有序纏繞,避免了軋繩、脫輥事故的發生。
說明書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