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拆卸裝置,具體是一種用于機電維修中各種帶輪、軸承、靠背輪、聯軸器等工件拆卸、更換的平板式扒輪器。
背景技術
在日常機電維修中,維修電機、更換軸承、拆卸靠背輪及聯軸器是必不可少的工作。而現有拆卸帶輪、軸承、靠背輪、聯軸器等此類工件的工具主要有螺旋軸式扒輪器和液壓式扒輪器,基于卡爪薄則抗拉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則,這兩類扒輪器的卡爪厚度均在35㎜以上。而在實際應用時,被拆工件和其它工件間的間隙較小,僅在15~25㎜左右,遠小于現有扒輪器的卡爪厚度,而導致現有扒輪器的卡爪不能有效卡住被拆工件,只好棄之不用。轉而采用大錘敲打拆卸,既費時費力,還易造成被拆工件和軸的損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針對被拆工件和其它工件間間隙較小時現有扒輪器無法實現拆卸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平板式扒輪器。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平板式扒輪器,包括頂板、底板、牽引桿、以及千斤頂;底板上開設有至少三個均布設置的徑向豁口,且徑向豁口的截面形狀為梯形;底板中央開設有通孔,且通孔與其中一徑向豁口貫通;頂板外邊沿均布設置有與徑向豁口等數量且設置位置對應的U型卡座,頂板底面中央設有千斤頂安裝槽,千斤頂倒置安裝于千斤頂安裝槽內;牽引桿的數量與頂板上U型卡座的數量、及底板上徑向豁口的數量相等,牽引桿底端固定有與底板上徑向豁口配合的梯形楔塊,牽引桿上部等間距開設有若干柱銷孔,頂板上的U型卡座與牽引桿上的柱銷孔通過柱銷連接固定。
具體使用時,應先根據待拆工件的外徑、拉距及負載力,選擇相應噸位的千斤頂,切忌超載使用,避免損壞;首先,通過底板上與中央通孔貫通的徑向 豁口將底板插入所拆工件與其它工件之間,且使所拆工件的軸穿過底板的中央通孔;然后,分別將牽引桿底端固定的梯形楔塊逐一插入底板上的徑向豁口,完成牽引桿與底板的固定;隨后,將千斤頂柱塞旋至最底端后,倒置放入頂板上的千斤頂安裝槽內,使千斤頂的柱塞頂在待拆工件軸的中心位置,根據所拆工件的長度,將頂板上U型卡座與牽引桿上最佳位置處(正好將千斤頂以較為緊固的狀態置于待拆工件軸端與頂板之間的位置)的柱銷孔通過柱銷連接固定,完成千斤頂的安裝、以及牽引桿與頂板的固定;最后,操作千斤頂,使頂板上移,并通過牽引桿上抬底板,使所拆工件上移,與其它工件分離,完成工件拆卸。即由底板承擔待拆工件側的載荷,牽引桿支撐并傳遞底板載荷,通過牽引桿將載荷傳遞給頂板,實現工件拆卸;整個拆卸過程中,將作用在底板上的載荷均勻分布,避免了應力集中,也相應地提高了底板受力性能和底板的抗變形能力,能保持整個扒輪器的相對穩定性。其中,當牽引桿底端固定的梯形楔塊逐一插入底板上的徑向豁口后,牽引桿底端固定的梯形楔塊與底板形成了與待拆工件整個下表面接觸的接觸面,從而保證了底板載荷整體的均勻分布。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緊湊,操作方便,穩定性好,使用靈活、范圍廣,不受場地限制,用于待拆工件和其它工件間間隙大于10㎜的工件拆卸,適用于各種修理場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頂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底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牽引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側視圖;
圖中:1-頂板;2-千斤頂;3-牽引桿;4-底板;5-徑向豁口;6-通孔;7-U型卡座;8-千斤頂安裝槽;9-梯形楔塊;10-柱銷孔;11-柱銷;12-工件。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5所示,平板式扒輪器,包括頂板1、底板4、牽引桿3、以及千斤頂2;底板4上開設有至少三個均布設置的徑向豁口5,且徑向豁口5的截面形狀為梯形;底板4中央開設有通孔6,且通孔6與其中一徑向豁口5貫通;頂板1外邊沿均布設置有與徑向豁口5等數量且設置位置對應的U型卡座7,頂板1底面中央設有千斤頂安裝槽8,千斤頂2倒置安裝于千斤頂安裝槽8內;牽引桿3的數量與頂板1上U型卡座7的數量、及底板4上徑向豁口5的數量相等,牽引桿3底端固定有與底板4上徑向豁口5配合的梯形楔塊9,牽引桿3上部等間距開設有若干柱銷孔10,頂板1上的U型卡座7與牽引桿3上的柱銷孔10通過柱銷11連接固定。具體實施時,底板4厚度為15-25mm;頂板1底面中央千斤頂安裝槽8的直徑應略大于所選千斤頂2頂底直徑;操作過程中,千斤頂2的頂距不得大于千斤頂2柱塞單次行程,當工件12沒有拉出時應急時停止,松回千斤頂2柱塞,在柱塞和工件12軸頭間加墊一段適當軸徑的圓柱,再打緊千斤頂2,所拆工件12便會隨著柱塞的伸出而從軸上退出。具體使用時,如果所拆工件軸徑小于千斤頂2柱塞直徑,則需在千斤頂2柱塞和工件軸端間加墊一段直徑小于工件軸徑的圓柱方可操作。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平板式扒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頂板(1)、底板(4)、牽引桿(3)、以及千斤頂(2);底板(4)上開設有至少三個均布設置的徑向豁口(5),且徑向豁口(5)的截面形狀為梯形;底板(4)中央開設有通孔(6),且通孔(6)與其中一徑向豁口(5)貫通;頂板(1)外邊沿均布設置有與徑向豁口(5)等數量且設置位置對應的U型卡座(7),頂板(1)底面中央設有千斤頂安裝槽(8),千斤頂(2)倒置安裝于千斤頂安裝槽(8)內;牽引桿(3)的數量與頂板(1)上U型卡座(7)的數量、及底板(4)上徑向豁口(5)的數量相等,牽引桿(3)底端固定有與底板(4)上徑向豁口(5)配合的梯形楔塊(9),牽引桿(3)上部等間距開設有若干柱銷孔(10),頂板(1)上的U型卡座(7)與牽引桿(3)上的柱銷孔(10)通過柱銷(11)連接固定。
說明書摘要
本實用新型涉及拆卸裝置,具體是一種平板式扒輪器。解決了針對被拆工件和其它工件間間隙較小時現有扒輪器無法實現拆卸的問題。包括頂板、底板、牽引桿、千斤頂;底板上開設有徑向豁口,徑向豁口的截面形狀為梯形;底板中央開設有與其中一徑向豁口貫通的通孔;頂板外邊沿均布設置有U型卡座,頂板底面中央設有千斤頂安裝槽,千斤頂倒置安裝于千斤頂安裝槽內;牽引桿底端固定有與徑向豁口配合的梯形楔塊,牽引桿上部等間距開設有若干柱銷孔,頂板上的U型卡座與牽引桿上的柱銷孔通過柱銷連接固定。結構合理、緊湊,操作方便,穩定性好,使用靈活、范圍廣,不受場地限制,用于待拆工件和其它工件間間隙大于10㎜的工件拆卸,適用于各種修理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