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號:ZL200920104283.9(實用新型)
專利發明人:王志強 李亮青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除塵風機設備,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礦用氣動除塵風機行走裝置。
背景技術
煤礦井下綜掘工作面施工的過程中粉塵較大,為了改善工作面的作業環境,降低綜掘機在截割原煤過程中產生的粉塵,綜掘工作面統一使用KCS-250型濕式過濾式除塵風機進行降塵。但是,該裝置體積大,附屬裝置多,比如:隔爆真空磁力啟動器、電纜等,致使重量大約1噸左右,而受煤礦井下地勢起伏不平的條件限制,移動除塵風機具有很大困難,在通常情況下移動除塵風機需要8-10人,地勢起伏變化較大時約需15人左右,而且在移動除塵風機過程中存在職工的勞動強度大、不安全因素多、工效明顯降低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能夠實現除塵風機自動行走,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消除了不安全因素,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氣動除塵風機行走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氣動除塵風機行走裝置,包括驅動輪1、軸承座2、圓弧傘齒輪3、主軸4、固定架5、回轉器6、氣源入口7、支撐架8、從動輪9、軸承座10、從動輪軸11、支撐鋼架12,其特征是所述驅動輪安裝在主軸的兩端,圓弧傘齒輪靜止部分與主軸之間固定連接,主軸通過軸承座2安裝在支撐鋼架的一端;所述圓弧傘齒輪動力部分與安裝在支撐鋼架上的固定架之間固定連接,圓弧傘齒輪動力部分右側與安裝在支撐架上的回轉器接觸,回轉器上部設有氣源入口,所述支撐架安裝在支撐鋼架上;所述圓弧傘齒輪靜止部分與圓弧傘齒輪動力部分接觸;所述從動輪安裝在從動輪軸的兩端,從動輪軸通過軸承座11安裝在支撐鋼架的另一端。
所述圓弧傘齒輪動力部分與固定架通過U型鋼卡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消除了原綜掘工作面人工移動除塵風機時帶來的安全隱患與不利因素,實現了自動化行走,可遠距離操作;本實用新型的動力源采用地面空壓機站輸送至工作面的高壓氣體,避免了使用電源動力,明顯提高了安全系數。
2、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員工的勞動強度。移動該氣動除塵風機裝置只需3-4人操作即可完成,同時移動除塵風機的時間較原來縮短了3倍。
3、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MQF-90C型氣動錨桿鉆機的回轉器,對配件的質量要求不高,制作簡單,成本低廉,安裝方便,完全采用廢舊鋼材邊角料進行焊接加工而成,使舊物重復利用,利于環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驅動輪1、軸承座2、圓弧傘齒輪3、主軸4、固定架5、回轉器6、氣源入口7、支撐架8、從動輪9、軸承座10、從動輪軸11、支撐鋼架12、鍵13、U型鋼卡14。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氣動除塵風機行走裝置,包括驅動輪1、軸承座2、圓弧傘齒輪3、主軸4、固定架5、回轉器6、氣源入口7、支撐架8、從動輪9、軸承座10、從動輪軸11、支撐鋼架12,所述驅動輪安裝在主軸的兩端,圓弧傘齒輪靜止部分與主軸之間通過鍵固定連接,所述圓弧傘齒輪是SGW-40T型刮板減速箱內部的圓弧傘齒輪,主軸通過軸承座2上的固定螺栓安裝在支撐鋼架的一端,軸承座內裝有兩盤6302軸承;所述圓弧傘齒輪動力部分與安裝在支撐鋼架上的固定架通過U型鋼卡固定連接,圓弧傘齒輪動力部分右側與安裝在支撐架上的回轉器接觸,所述回轉器采用的是MQT-90C型動氣錨桿鉆機的回轉器,回轉器的上部設有氣源入口,所述支撐架安裝在支撐鋼架上;所述圓弧傘齒輪靜止部分與圓弧傘齒輪動力部分接觸;所述從動輪安裝在從動輪軸的兩端,從動輪軸通過軸承座11上的固定螺栓安裝在支撐鋼架的另一端。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移動除塵風機時,先將地面空壓機輸送的高壓氣體,通過減壓閥降至規定壓力內(壓力≥0.8MP),通過高壓膠管(直徑為19MM)接入回轉器7上部氣源入口處,人工將閥門打開,氣體經氣源入口8進入回轉器7內部,將動能轉變成機械能,通過圓弧傘齒輪動力部分與圓弧傘齒輪靜止部分配合成為減速機構,使包括驅動輪1、軸承座2、圓弧傘齒輪3靜止部分、主軸4在內的驅動裝置動作,實現除塵風機自動行走。在移動過程中需要由人工掌握氣體的容量,通過開啟閥門的大小來決定行走裝置行進的速度。
發明人介紹
李亮青,男,1972年7月生,高中文化程度,唐安煤礦分公司綜掘一隊副隊長。
王志強,男,1976年8月生,助理工程師,大專文化程度,現任唐安煤礦分公司調度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