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石油價格劇烈波動,每桶價格由40多美元躥升至50多美元。事實再次證明,走煤炭清潔利用的道路不能動搖。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論壇會見中外企業家時指出,我們正在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優化能源結構。
煤炭生產成本高、污染大,為何不用石油來代替煤炭呢?
當前國際市場上的低油價肯定不利于煤炭行業轉型升級,抑制企業的投資沖動,延滯甚至阻礙煤炭行業轉型升級進程。但在國際市場處于低油價期的同時,不要忘記2008年國際油價創下每桶146美元的紀錄。放眼長遠,我們走符合國情的能源戰略道路,腳步可能有緊有緩,速度可能有快有慢,但是方向決不可以動搖。
我國國情是以煤炭為主的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家,煤炭資源十分豐富,煤炭消費量約占世界煤炭總消費量的一半。當前,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為60%以上,火力發電在我國能源結構中占比為70%以上。根據測算,到2030年我國能源消費才出現峰值,就是說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里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消費總量仍將保持適度增加。面對如此現狀,面對我國大氣污染嚴峻的形勢,不管國際油價如何變化,我們都應該做好煤炭產業轉型升級這篇重頭文章。
眼下,中國煤炭行業轉型升級正在接受經濟學意義上的“窗口期”檢驗,能否正確抓住“窗口期”意義大不相同,煤化工項目不但需要動輒上百億元的投入,還需要6年至7年的建設周期。當然,還有技術潛力的不斷挖掘和研發問題。按照我國現有的技術水平測算,在煤化工項目理想運行狀態下,煤制油的盈虧平衡點可以提高到50美元/桶。如今,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轉型的號角已經全面吹響,中國煤炭清潔化的道路究竟如何走,確實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