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市場短期內雖然仍可能反復,但中長期趨勢向好,化工用煤有望成為煤炭市場觸底反彈的引擎。”12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煤業化工集團董事長華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未來煤炭市場作出這樣的預測。
——煤炭市場已經釋放見底信號 煤炭價格自2012年5月中旬見頂后一路回調,于今年9月底首次發出見底信號,并于四季度傳統用煤旺季到來時試探性反彈。11月以來,受全國煤炭需求增加、產量和進口量增長放緩等諸多有利因素推動,煤炭價格發力上攻。12月以來,周漲幅更高達30元/噸,且成交量持續放大,表明此輪反彈有較堅實的量能基礎。
——化工用煤數量穩步增長形成支撐 隨著煤化工產業的快速發展,尤其大型現代煤化工項目的增多,化工領域對煤炭的需求量正在急劇增加。2006年以前,國內化工用煤以無煙塊煤為主,蘭炭和優質煙煤為輔,化工用煤年總需求量約8000萬噸,僅占國內煤炭表觀消費量的3.5%。但隨著煤化工產業的發展壯大,尤其現代煤化工的崛起,化工用煤數量近幾年呈井噴式增長。以2012年國內煤制合成氨、甲醇、電石及其他煤化工產品的產量推算,化工用煤已經超過2.02億噸,占當年國內煤炭表觀消費量的5.2%。由于今后較長時期,中國煤化工將步入快速發展和壯大期,化工用煤有望保持年均兩位數高速增長,將成為拉動煤炭市場穩步攀升的新引擎。
——化工用煤價格高企抬高整體價格水平隨著煤化工相關技術的突破和示范項目的實施,尤其水煤漿造氣爐、殼牌爐、GSP爐、航天爐、清華爐、兩段式粉煤氣化爐等現代化大型高效造氣爐的推廣應用,化工用煤的適用范圍不僅大幅拓展,化工企業原料成本也有所降低,這反過來刺激老裝置擴能改造并高負荷運
行,新項目建設也持續升溫。若目前在建及規劃的大型現代煤化工項目全部實施,化工用煤量將達4億~6億噸/年,占表觀消費量的10%~15%。較電煤及工業用煤,化工用煤炭價格通常高出20%以上。一旦化工用煤數量和比例提升,必然推動整體煤炭價格持續溫和攀升。
——其他工業用煤增長支撐市場量價齊升為治理霧霾天氣,近兩年,全國各地尤其大中城市都想對工業鍋爐實施“煤改氣”,但受天然氣供應不足等諸多因素制約,“煤改氣”的步履十分艱難,各地嘗試用高效煤粉鍋爐和水煤漿鍋爐替代傳統的鏈條式燃煤鍋爐后,發現煤的燃盡率可達98%以上,較傳統鏈條鍋爐節煤35%以上,減少NOX、SO2、CO2、粉塵排放量分別超過30%、90%、50%和98%,且經濟性優于天然氣和柴油鍋爐。由于國內天然氣供不應求狀況短期難改,而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又迫在眉睫,高效煤粉鍋爐與水煤漿鍋爐的推廣應用將會加速。目前,末煤產量占煤炭總產量一半以上,一旦末煤需求增加價格上揚,又會帶動煤炭價格整體上揚。
——利好政策有助市場持續反彈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家不斷收緊了劣質煤生產、進口與使用政策。8月29日,財政部發布公告,決定自2013年8月30日起,取消褐煤的零進口暫定稅率,恢復實施3%稅率;9月10日,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禁止進口高灰分、高硫分的劣質煤炭”;11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促進煤炭行業平穩運行的意見》,要求堅決遏制煤炭產量無序增長,停止核準新建低于30萬噸/年的煤礦、低于90萬噸/年的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嚴厲查處未批先建、批小建大等違規行為,嚴禁違規建設和超能力生產;逐步淘汰9萬噸/年及以下煤礦,加快關閉煤與瓦斯突出等災害隱患嚴重的煤礦。
“上述政策的密集出臺,表明國家對煤炭行業和煤炭市場的健康發展高度關注。隨著政策的實施,包括褐煤、高硫煤、高灰煤在內的劣質煤供應量將急劇減少,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將明顯加大,新增煤炭產能將得到嚴格控制,煤炭進口量將明顯減少,這些均有利于緩解國內煤炭供大于求的矛盾,封殺煤炭價格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同時,在化工用煤激增、其他工業用煤恢復性增長推動下,煤炭市場將走出量增價揚、溫和攀升的慢牛行情。”華煒對煤炭市場中長期走勢表示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