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生產商和交易商指出,中國熱煤需求已經熄火,而本季度的進口將下滑,致使亞洲市場失去主要支柱,而原本已經疲弱的澳大利亞基準煤炭價格遭遇下行威脅。
當下,公用事業單位秉著袖手旁觀的態度,坐等媒體進口價格與不斷下滑的國內市場需求相匹配。目前,煤炭供應仍很充裕。此外,電廠的庫存足以支撐三個星期的消耗。有分析指出,庫存量將保持在高位,原因在于公用事業單位在過去的一個月內已經預定了規模可觀的四月份到貨。
上周中國國內煤炭價格的持續下滑,意味著進口的抵岸價格已經比本地供應的更昂貴。
眾所周知,早在2011年,中國趕超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煤炭進口商。面對供應過度的市場,亞洲生產商寄希望于煤炭出口恢復強勁勢頭,以有助于支撐澳大利亞煤炭價格。統計數據顯示,澳大利亞煤炭價格較比一年前已經下跌18%,徘徊在每噸89美元上下。
上海一位交易商指出,“過去,我們在4月份左右就開始預訂夏季的煤炭供應,但是,今年我們尚未表現出任何購買跡象,因為公用事業單位對煤炭購買并不熱衷。”
消息人士透露,鑒于銷量不振以及庫存量攀升,中國主要煤炭生產省份——陜西省的礦商們已經下調礦場交貨價,幅度為每噸10至20元人民幣。根據中國煤炭運銷協會提供的數據,截止3月底,主要煤礦的庫存徘徊在4420萬噸左右,較比1月份的3580萬噸增加近25%。一年前,主要煤礦的庫存量為3390萬噸。
新加坡煤炭交易商表示,“如果中國國內煤炭價格進一步下滑,那么海外煤炭價格也會隨之下滑。一些生產商拖延時間以獲得較高的價格,但是我認為,這只是一種奢望。”
17日,中國煤炭立即交付價格下跌1元,至每噸615元人民幣(約合99.46美元)。16日,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終端澳大利亞Newcastle港口煤炭價格位于每噸88.35美元。
據報道,消息人士指出,中國買家正在打賭澳大利亞熱煤5月份到港價將為每噸80美元左右。目前,賣方給出的價格是83美元左右。
印尼煤炭出口商聲稱,“價格差距太大,以至于賣方和買方很難達成交易。中國的整體情緒指數是看跌的,因此買家正在靜觀自己有所行動之前需求上是否會出現改善跡象。”
眾所周知,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年增長率已經從去年最后一個季度的7.9%下滑至7.7%。
16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一位官員透露,疲軟的工業產出將會限制中國今年的耗電量增長,幅度介于4%至6%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