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肥料市場假冒偽劣的話題,同行們都是搖頭擺手,一臉無奈,給市場混亂找了一堆的原因,盡管市場管理的文件一個接一個,但是仍然亂上加亂。質檢、工商、農業等各個部門也都想把肥料市場管理好,讓農民得到好處,也為領導們排憂解難。肥料市場假冒偽劣的問題由最初的有機肥、復混肥等品種慢慢擴散到“尿素”、“二銨”。由早期的純粹造假到現在偷含量,由原來的假冒到現在模仿。問題產品的制造、銷售者也在學習相關法律,也在尋找漏洞規避法律的制裁,搞得管理部門有點手足無措,從業者也是有苦難言,農民朋友更是倒霉透頂。 
 先不說法律設置的問題,也不說部門分工的問題,筆者認為,我們在現有環境下,若想管理好肥料,首先應該是規范肥料包裝標識,應該與時俱進的修訂肥料標識的國家標準,并明確肥料包裝應該標什么,或者只能標注什么,生產經營者不得隨便標注,讓全國肥料包裝進一步簡化,標注進一步規范。其次就是管理部門對市場肥料進行抽查,對內在質量不符合標注內容的,當即判定是不合格產品,進行嚴厲處罰。
 
 如果肥料包裝標識不能夠統一規范,即使我們的法律再健全,即使讓工商質檢系統工作人員“一對一”地盯住每家企業都不是肥料市場存在問題的解決之道。讓肥料包裝標識統一,就像是軍人進部隊一樣,首先要服裝統一,然后思想再統一,如果軍人服裝都不能統一,還談什么思想,談什么作風,還怎么被社會認可呢?
 
 有些人提出很多肥料管理的好建議,也有些是根據國外的管理經驗借鑒而來。但考慮到我國國情,關鍵是眼下我們相關專業法律法規還沒有完善的情況下,目前社會發展這么快的情況下,更容易做到的就是實現包裝的統一,比如分工上就是由市場管理部門負責檢查包裝標識的問題,由生產監管部門負責抽查樣品,對比是否符合標識內容,同時要嚴格控制企業標準備案情況,以免出現以企業標準備案的理由規避市場管理的問題。
 
 從規范包裝來實現肥料市場規范,是現在最有效手段,也是市場最渴望的手段,也是肥料擺脫混亂,以新面貌展示給農民的良好機會,肥料包裝標識問題不解決,市場將永無寧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