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9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以下簡稱國家安監總局)在京召開部分重點煤炭企業主要負責人座談會。國家安監總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棟梁在會上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實施安全發展戰略,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嚴格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安全生產基礎建設,有效防范事故發生。
 楊棟梁強調,大礦環節多、現場生產作業人員多,搞好安全生產尤為重要。要深刻吸取近期一些地區和煤礦企業發生的事故教訓,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他表示,長期以來廣大煤炭企業特別是國有重點煤炭企業,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能源保障的同時,不斷加強安全管理,為促進全國煤礦安全生產狀況持續穩定好轉做出了很大貢獻。但煤礦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一些地區和企業事故多發。
 
 警醒:同一礦井重大事故反復
 
 11月24日,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南煤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響水煤礦發生一起煤與瓦斯突出事故,事發時當班作業28人,18人當場死亡,5人下落不明,5人受傷獲救。26日,救援人員找到最后一名遇難礦工遺體。至此,此次事故共造成23人死亡。該礦現年產400萬噸,遠期規劃年產1000萬噸。
 
 據了解,2005年12月24日,響水煤礦就曾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當時,突出的瓦斯沖出井口后擴散,遇地面火源造起瓦斯燃燒引發火災,事故造成12人遇難。同一礦井七年內發生兩次重大事故,河南理工大學應急管理學院院長夏寶成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直言:這是傳統性的不重視安全生產,企業在防突措施、技術整改、現場管理等方面的落實不到位,存在不少問題。
 
 記者從相關部門得到的2012年初統計數據顯示,貴州省突出礦井 605處,占總數的35.7%;高瓦斯礦井 517處,占總數的30.5%;瓦斯礦井 559處,未作等級鑒定的礦井13處。隨著礦井開采不斷加深,煤層瓦斯含量和壓力增大,突出危險性增強,瓦斯防治工作難度逐漸加大,貴州省煤礦安全問題近年來尤為突出。據國家安監總局政府網站事故查詢系統統計數據,2011年貴州省發生煤礦事故11起,死亡人數69人,另有36人下落不明;2012年至今,該省共發生煤礦事故8起,死亡人數59人。
 
 貴州省副省長孫國強指出,最近貴州省安全生產特別是國有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安全生產管理不到位,制度、紀律執行不嚴,百萬噸死亡率高于民營煤礦。他強調,當前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國有煤礦安全生產問題,要引起高度重視,抓好國有煤礦的安全生產工作。
 
 推脫:超限報警認為是監控問題
 
 響水煤礦雖然有自己的專業救援隊,當發生突出后,煤礦安全監測監控系統也發出了報警,但是礦方卻認為是監控有問題,直到救援隊下去發現有人暈倒在地上才確定是發生了事故。
 
 “報警系統響了,不認為是瓦斯濃度超標,不找原因及時采取措施,疏散人員,而是懷疑監控有問題,認為報警系統壞了,這完全是推脫責任,是沒有執行好安全責任制度、忽視安全的借口。”夏寶成教授表示。他告訴記者,一般在處理事故的時候,這種主觀上的理由和借口,不但不會因此減輕懲處,反而可能成為加重處罰的“罪證”之一。
 
 經事故救援指揮部調查分析,這起今年貴州省最大的煤礦事故,是一起責任事故。“這么大規模的煤礦發生這么大的事故,教訓深刻。”國家安監總局副局長、國家煤監局局長付建華表示。
 
 近年來,國有大煤企礦難頻發令人反思。2009年黑龍江新興礦難、2010年王家嶺礦難、2011年河南義馬千秋礦難等特別重大事故觸目驚心。不能否認,盡管國家大型煤炭企業在科學管理、技術支撐、設備投入、人員素質、資金保障等方面,比小煤礦具有明顯優勢。但是,國有煤炭企業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同樣存在較大漏洞。
 
 業內專家表示,由于國有煤炭企業比小煤礦生產規模大,從業人員多,更容易發生群死群傷事故。因此,國有大型煤企必須嚴格落實各項安全生產措施。孫國強表示,下一步將加強對國有煤礦的政府監管,所有國有煤礦要接受當地政府的煤礦安全生產監管。
 
 楊棟梁強調,要強化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建設,切實加強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和制度建設,規范管理,提高應急處理能力,加大安全投入。另外,對兼并的煤礦,不僅要管資產,更要管人、管安全,用先進的管理方式和技術裝備改造提升安全水平。
 
 文化:沒有安全價值取向
 
 根據規定,煤礦瓦斯濃度達到1%就必須撤人、斷電。夏寶成教授指出,1%是一個非常科學的數據,超過這個數據,風險將會劇增。而響水煤礦的一位礦工透露,有時候瓦斯濃度超過1%,報警器響了他們依舊會干活。
 
 “由于這個數不是爆炸極限,相關人員可能就存在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依舊進行生產。這主要反映出相關負責人對安全觀念的不重視,且不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夏寶成教授說,“另外,從安全文化層面上講,自上而下沒有一種安全價值取向,來支配他們的日常生產行為,容易釀成事故。因此,要重視煤礦的安全文化建設。”
 
 一個礦發生問題,當地煤礦全部停產整頓,但過后依舊問題重重,不禁讓人質疑,停產整頓只是形式化的走過場?夏寶成教授強調,我國西南地區,瓦斯含量大,地質條件惡劣,技術也相對落后,這是客觀事實。但主要還是對煤礦安全的重視程度不夠,相關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沒有落實執行。
 
 據悉,2004年-2009年,在全國發生的9起百人以上死亡的特別重大事故中,6起特別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都發生在正常生產狀態下的礦井低瓦斯區域中。國家安全生產專家組成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博士生導師周心權教授指出,受突發事件影響,如瓦斯異常涌出,會使原本“安全”的區域轉變為存在重大隱患的危險區域。防止特別重大事故的發生,需要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增強安全文化意識。
 
 楊棟梁在座談會上指出,必須強化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企業“一把手”切實把安全作為企業的立身之本,健全完善企業內部責任體系,構建人人有責、人人負責的安全生產責任鏈,并強化崗位安全責任制的落實,確保每個環節、每個動作,每人每分每秒都要將崗位安全責任落實到位。并再次強調,要嚴格執行瓦斯治理和防突規定。
 
 此外,一位專家表示,應加強對礦工的人文關懷,并把對礦工生命的敬畏提上法制日程。楊棟梁在此次會上也提出,要切實關心礦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把礦工當兄弟、當親人對待,帶著感情抓安全,做到生命有保障,健康也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