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日來,很多媒體和專家評論,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煤炭經濟狀況尚未出現明顯好轉,造成市場疲軟,煤炭供大于求,市場景氣度下降。可與該論調相反的是,北方發煤港口卻是一片繁忙景象,車船到港雙多,電廠拉運積極,沿海煤炭運輸呈現供需兩旺態勢,北方港口存煤數量處于中位。既然下游市場需求不好,為什么沿海煤炭運輸如此繁忙呢?
 媒體報道:8月份,投資、消費、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增速放緩。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社會用電量等其他一些指標也表明,中國經濟總體需求不振,下行壓力明顯。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領導,介紹當前煤炭經濟運行情況時表示,國內經濟困難增多,煤炭消費增幅下降;火電、冶金等下游產業市場不容樂觀等眾多不利因素影響,煤炭價格指數和市場景氣指數大幅下滑。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報告,8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2%,比上月下降了0.9%,顯示當前經濟仍在下行過程中 。
 
 看完以上公開的數據,發現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等機構對市場判斷不樂觀。中國經濟放緩,市場需求不振有兩種原因;一是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的經濟狀況將進一步惡化,歐債危機繼續蔓延,世界經濟不景氣進一步削弱國內疲軟的外部需求,尤其外貿出口將受很大影響;二是伴隨國內經濟轉型而來的內需不振將長期持續,且中國刺激經濟的投入非常有限,煤炭和電力消費增速放緩。
 
 根據今年的煤炭運輸情況進行判斷,筆者認為,今年的煤炭運輸和煤炭市場形勢,遠比2008年8月份到2009年2月份國際金融危機、煤炭市場疲軟的那一階段強得多。回顧2008年下半年的市場情況,那時悲觀氣氛十分濃厚,2008年8月份到10月份,幾大發煤港口煤炭壓港長達三個月,且煤炭發運量大幅減少,直到2009年3月份才出現好轉,當時主要是受經濟放緩、大量工廠停工停產等因素影響,造成用煤量和用電量大幅減少。而今年這次歐債危機影響非常小,只有5、6月份出現港口煤炭壓港、煤炭發運量下滑的現象,主要原因是,進口煤大幅增加、沖擊國內市場造成的。
 
 5、6月份,出現的連續兩個月的港口煤炭壓港、電廠采購積極性下降的原因是:進口煤沖擊國內市場,外煤競爭力明顯提高造成的。5月初,同質量的澳洲煤到岸價竟然比秦皇島港煤炭價格低上160元/噸,造成北方港口下水煤炭競爭力下降,銷路不好。針對進口煤物美價廉的特點,東南沿海地區用煤大戶采購方式發生重大變化,以購買國內重點合同煤和進口煤為主,大幅削減了國內市場煤炭的采購。
 
 造成北方港口市場煤炭大面積壓港,煤炭在場地積壓、自燃;而此時的鐵路運輸部門為完成運輸指標,卻在加快運輸,造成市場供大于求更加嚴重,出現了北方港口壓煤,南方港口壓船,電廠、北方港口場存爆滿,鐵路保留車增多等現象。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并不主要是國內煤炭需求不足,而是國內煤炭的供應量加上進口煤炭數量超過了國內用戶實際需求數量。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北方港口發運煤炭數量減少了1500萬噸左右,而沿海地區進口煤數量卻是增加了4000萬噸左右,也就是說,剔除南方電廠庫存增加的數量,南方地區煤炭需求仍呈增加趨勢。如果進口煤數量與去年同期差不多的話,南方用戶對北方港口的煤炭需求量應該同比增加1500萬噸左右。
 
 綜合分析,煤炭景氣度和市場的好壞與煤炭運輸形勢的好壞關系不大,煤炭景氣度下降,市場不振,煤價沒有大幅回升,此時,沿海煤炭運輸形勢不見得就不好。而沿海煤炭運輸形勢看好,中轉暢通,煤炭供需兩旺,市場煤價不見得會大幅上漲,景氣度就能夠回升。煤炭市場好壞和煤炭價格升降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沿海煤炭市場的組成包括:運輸形勢、供求變化、煤價和海運費的升降變化。今年上半年市場形勢不好,主要原因是:世界經濟不景氣,國際煤價大跌造成的,而國內煤炭需求并沒有大幅下降。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的當前煤炭經濟運行情況,今年前8個月,全國煤炭產量為25.7億噸,同比增加7.9%。而前8個月,累計進口煤炭1.85億噸,同比增長46.3%,如果沒有大量進口煤炭,國內煤炭需求仍呈激增態勢。
 
 進入7月份,迎峰度夏的開始,電廠用電負荷增加,煤炭消耗增加,加之市場煤價5、6兩個月大幅下跌160元/噸,促使國內煤炭再受青睞,到達北方港口的拉煤船舶和已辦手續船舶有所增加。進入8月份,受蘇拉、達維、海葵、啟德等四個臺風影響,北方發運港和南方接卸港連續多天封航,南北航線一度中斷,電廠存煤有所下降。這時,電廠增加拉煤數量,一要補電廠庫存,增加場存數量;二要應對大秦線檢修影響,增加存煤;三要應對迎峰度冬,提前存煤。7月份至今,煤炭運輸逐月反彈,需求看好,主要原因如下:
 
 1.北方港口用戶群增加。
 
 去年以來,秦皇島等北方港口用戶群在增加,盡管沿海六大電廠日耗煤數量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由于7月份以后,六大電廠相應增加了北方港口的拉煤數量。而北方港口也加強了與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等內陸地區電力企業的聯合,并與湖南有關部門簽訂煤炭運輸互保協議,增加了“海進江”煤炭的數量,補充了沿海電廠需求的不足,也促使了北方運煤港口一片繁忙。
 
 今年以來,到港煤船中,新增:巢湖、江都、武漢、池州、射陽、揚子江、南昌、馬鞍山、如皋、陳家港、惠州、沙洲、徐州、安慶、海昌、江都等新流向;盡管海進江船舶噸位偏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場份額,為北方港口增加了煤炭吞吐量。目前,在秦皇島、唐山港錨地下錨等泊的煤船中,有一部分的船舶是流向內陸地區的“海進江”船舶。
 
 2.用戶增加存煤,實現高庫存的決心沒變。
 
 用戶普遍增加了存煤數量,一般選擇在“迎峰度夏”之后,就開始大量存煤。“迎峰度夏”消耗了大量煤炭,而臺風季節的到來,使庫存沒有及時得到補充。因此,進入9月份,用戶對煤炭的采購積極性比7、8月份還要高漲。
 
 進入9月份,用戶對煤炭的采購積極性不減,大量船舶到達北方港口拋錨等待泊位,用戶增加存煤量,包括冬季之前的存煤,也包括大秦線檢修之前的增加存煤數量。9月中旬,受前一階段臺風季節影響,沿海六大電廠合計存煤1326萬噸,比8月2日減少了140萬噸,其中大唐沿海電廠存煤可用天數只有11天。因此,在大秦線檢修即將到來和中秋、國慶兩節即將到來之際,加大了拉煤數量。
 
 3.下半年運輸形勢好于上半年。
 
 根據往年的經驗,煤炭需求旺季,即:夏季和冬季用煤高峰全在下半年,煤炭需求全面釋放,市場看好;夏季用煤高峰,電廠日耗增加,采購積極性恢復;用煤高峰剛過,又迎來大秦線檢修之前的存煤和中秋、國慶的存煤過節;檢修結束后,又進入冬儲期間,需要增加存煤量。綜合分析,下半年,煤炭需求和中轉量將明顯好于上半年,煤炭需求應呈現增加態勢。
 
 大量新投資項目即將實施,重工業用電將比上半年有所增加,耗煤量大幅提高,電廠采購積極性增加。在我國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中,投資對中長期的發展后勁很重要。9月5日至6日,國家發改委連續兩日批復萬億項目,包括:城軌規劃和項目、公路建設項目、市政類項目、港口、航道項目。正是投資政策的啟動,將帶動鐵路基建、工程機械、水泥等基建主線品種的爆發,增加了用電需求。
 
 4.進口煤優勢不很明顯,國內煤再受青睞。
 
 進入下半年,與五六月份不同的是,我國內貿煤炭價格已經下調到合理位置,發熱量5500大卡市場煤降幅高達160元/噸;與印尼煤相比雖不占優勢,但與遠距離運輸的澳洲煤相比,市場競爭力增強,吸引了南方沿海地區用戶前往北方港口拉煤。回顧今年上半年的煤價對比,進口煤和國內煤差價太大,5-6月份,國外印尼、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進口煤大量涌入,進口煤以物美價廉的優勢受到用戶的青睞,5、6兩月,分別進口煤炭2607和2719萬噸,擠占了部分國內煤炭市場,影響了大秦線和北方港口的煤炭發運數量。
 
 下半年,煤炭進口出現新變化,自7月以來,煤炭進口出現了連續2個月的環比下降。8月當月進口煤炭2044萬噸,環比減少383萬噸,下降15.8%,同比下降0.7%,這是今年初以來單月首次出現同比下降。后幾個月,隨著用戶對進口煤采購將呈削減態勢,預計煤炭進口量還將下降,將保持在1500萬噸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