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巖氣放量導致美國煤炭喪失價格優勢。2010年之前,單位BTU的天然氣的價格通常是煤價的2倍以上。但隨著頁巖氣的產量的大幅增長,二者的比價在2010年開始降至2以內并逐步下滑,截止到2012年2月,二者的比價已經低于1,煤炭的比價優勢完全喪失。
 2012年以來國內煤炭需求下滑加劇,庫存創8年來新高。2012年1-5月份美國累計消費煤炭3.32億短噸,同比下降18.23%,其中,4月份當月煤炭需求量僅為6039萬短噸,創下1984年6月以來的新低。2012年4月美國煤炭電廠庫存2.09億短噸,創04年以來的新高。
 
 未來燃煤電廠占比將進一步下滑。2011年燃煤電廠裝機占電力裝機的比重為42%,較上年下降3個百分點,而天然氣發電裝機的占比上升至25%,連續3年上升。2011-2015年美國新規劃的電廠中,以煤炭為燃料的占比分別為19.03%、18.31%、2.42%、6.28%和0.49%,而天然氣為燃料的電廠在11-15年的規劃中平均占比為54%.煤炭未來的增量需求堪憂。
 
 美國煤炭股嚴重跑輸指數。與煤價下滑相一致,美國煤炭股一年來也熊態畢露,嚴重跑輸指數,最差的為Arch Coal,跑輸指數75個點,相對堅挺的AngloAmerica也跑輸31個點。
 
 與美國對比,預計中國頁巖氣放量尚待時日。與美國的頁巖氣儲量相比,中國的頁巖氣儲量更豐富。按照美國的經驗,從2003年水平裂壓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到2007年頁巖氣產量的大幅增長經歷4年時間,盡管我國技術方面可能后發優勢,但目前尚待突破,同時頁巖氣賦存條件遠遜于美國,管網建設滯后,對國內煤炭市場的沖擊尚待時日。
 
 出口成為美國煤炭企業的訴求,12年3月出口量創30年新高。美國出口傳統市場是歐洲地區,2011年占比為50.29%,亞洲地區占比為25.67%.由于歐洲市場不濟,美國煤炭企業轉向亞洲市場。2011年,美國煤炭出口量為1.07億短噸,占全球煤炭貿易量的份額約為8.8%.2012年1-3月美國煤炭出口量達到2864.17萬短噸,同比增長7.6%,3月當月出口1105.5萬短噸,同比增長7.61%,單月出口量創1982年以來的新高。美國煤炭消費中,電力部門占比為93%左右,焦化占比2.01%,其他工業占4.63%.1-5月份電力用煤需求下降18%,如果全部用來出口的話,則國際市場供給面將增加13%的供應量,足以引起國際煤價下跌。
 
 美國煤炭主產區煤炭到中國口岸價格較國內價格低55美元,有明顯價格優勢。
 
 Power River Basin礦區煤炭主產區,產量占美國煤炭總產量的40%,2012年5月25日,Power River Basin礦區5800kc煤炭坑口價格約為22.68美元/噸,運送至西海岸Gateway Pacific Terminal港口的運費估算將達到平均18.82美元/噸,加上海運費22.74美元和17%的增值稅,國內到岸價將約為75.16美元/噸。相比之下,2011年5月28日秦皇島港5800kc動力煤稅后平倉價為825元/噸,按照當日匯率進行折算后約為130.52美元/噸,美國煤到岸價較之低55美元,價格優勢明顯,但中國市場占領速度受美國煤炭硫份偏高和美國港口吞吐量不足的制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