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主要煤炭庫存在過去兩個月因積極減產和夏季炎熱下而減少了約14%,造成同期下滑了約五分之一的價格有所回升,這預示煤礦業最糟的情況可能已經結束。
 中國是全球最大煤炭生產國和進口國,國內煤價穩定將協助支撐地區指標價。該指標價自7月底以來一直在兩年低位每噸626元人民幣(98.50美元)游走。
 
 然中國需求仍疲弱,而這可能會沖擊必和必拓和Xstrata等礦業巨擘的獲利和發展計劃。此前這些礦商已因中國經濟成長和資源胃納放緩而受到打擊。
 
 最大煤礦商中國神華表示,8月電廠的煤庫存從6月的9,700萬噸降至8,500萬噸;同時北方七港的庫存則從2,400萬噸減至1,850萬噸。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CCTD)主管David Fang表示,"我認為價格一路急跌的日子已經結束了。" "市場已經企穩,但還要幾個月,價格才會回升。但即使價格回升,由于經濟疲弱,而不會見到大漲。"需求疲弱加上供應過剩,導致中國動力煤價格連續13周下跌。
 
 價格自8月初開始持穩,因7月主產地內蒙古、山西和陜西的礦商減產至1.963億噸,較5月減少了9.5%。夏季炎熱使得在7月和8月初電廠的煤庫存平均每周減少5%,也有助于整體庫存的下滑。
 
 由于政府本月將2012年三大煤炭主產地的產出目標最多較上年調降了7%,因此煤庫存在年底前可望進一步下滑。
 
 政府并設定全國產量目標為36.5億噸,較一年前增加了不到4%.在2011年產量成長了約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