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部分研究重點
● “三廢”綜合利用技術研究
“三廢”的綜合利用,能促進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起到節能降耗、提高經濟效益的效果;同時將“三廢”治理與開發新產品相結合,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十一五”期間要加大對“三廢”的綜合治理力度,以達到節能降耗、清潔生產、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 合成氨節能技術的應用
針對我公司原有的高壓合成技術能耗較高的現狀,引進國外成熟、先進的低壓合成技術,可實現低壓合成、低空速、高凈值的目的,節能效果顯著。
● 二甲醚合成技術應用
二甲醚項目一期工程擬引進、消化、吸收國內外先進、成熟的合成技術。技術主要來源于山東久泰、日本東洋等先進企業。目前,年產10萬噸二甲醚生產裝置國內還未建設,項目的二、三期建設百萬噸二甲醚的生產裝置必須進行技術研發,在“十一五”期間,公司將與國內、外有關科研單位、廠家共同進行該技術的研究開發。
● 煤氣化技術應用
目前公司各化肥廠采用均為固定床間歇氣化技術,該技術流程簡單,煤的利用率低、能耗高。為了降低成本,必須對國內外煤氣化技術進行跟蹤,與科研院所合作研發適合于企業的煤氣化技術。如:灰熔聚流化床常壓氣化技術、固定床富氧連續氣化技術等。
● 納米技術的應用
公司現有3萬噸/年納米碳酸鈣生產裝置一套,產品單一。在"十一五"期間,要與國內有關科研單位、廠家共同進行新產品的技術研發,改善目前產品單一的生產現狀,建設油墨納米碳酸鈣等新產品的生產裝置。
● 有機硅生產技術引進
有機硅項目是公司“十一五”規劃項目,公司將在“十一五”期間采用國內成熟、先進的技術,進行有機硅產品生產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建設10萬噸/年有機硅項目;將與有關科研院所、廠家進行相應的硅系列產品的開發研究。
● 甲醇生產技術
甲醇是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僅次于乙烯、丙烯和苯,廣泛用于有機中間體、醫藥、農藥、燃料、合成纖維等產品領域。公司結合自身優勢,計劃建設年產150萬噸的生產裝置,與碳酸二甲脂、二甲醚等產品形成鏈式發展模式,從而達到實施優勢資源轉換的目的。目前正在技術論證。
● 聚甲醛生產技術
聚甲醛是重要的通用型熱塑性工程塑料,可廣泛用于汽車工業、電子電器、工業器械、農業和消費品等各領域,已列入公司戰略發展規劃,公司將與科研院校合作,積極進行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吸收,建設年產2萬噸的聚甲醛項目,建成后,可完全替代同類進口產品。
● 離子膜燒堿技術
燒堿是最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三酸兩堿”之一,廣泛用于輕工、化工、紡織、印染、石油和軍工等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公司計劃建設3萬噸/年燒堿生產裝置,與熱電、氯甲烷、有機硅單體等形成完整的上下游產品鏈結構,形成一體化生產模式,有效實現原料、能源的綜合利用。現正與相關科研單位進行離子膜生產工藝的研發,該工藝能耗低、純度高、污染小、操作成本低等特點。
● 硅油生產技術
硅油是有機硅單體最大的用戶,是一種用途比較廣泛的產品,而且需要根據不同的用途進行改性,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高。目前,高檔次的硅油全部依賴進口。為結合我公司的10萬噸/年有機硅單體項目,形成產業鏈,有效實現原料、能源的綜合利用,我公司正在與國外科研單位合作,對高檔次的1萬噸/年硅油生產工藝進行技術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