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畢節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60億元,同比增長39.6%;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175億元,同比增長32.0%(未扣除物價因素);完成工業稅收73億元,同比上升29%,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410億元,同比增長111%,超年計劃確保數22個百分點,發電414億千瓦時,在水電減發情況下比上年略有增長;生產煤炭5000萬噸,在政策性關停情況下增長8.06%.工業發展勢頭強勁。能源已成為全市工業經濟發展最強勁的支撐。 煤礦兼并重組積極推進。及時掌握、科學判斷全省煤礦整合政策走勢,超前謀劃,積極應對不斷變化的新形勢,督促建設礦井優化方案,加快建設進度,盡快形成現實產能。以集團化管理、集約化經營、多元化發展為方向,以擴能提質為目標,積極穩妥推進煤礦兼并重組,推動煤炭基礎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全市淘汰9萬噸/年以下的煤礦12個,進入集團化整合煤礦267個,新建成煤礦130個(其中70個已取得生產許可證),新增煤炭生產能力2300萬噸/年;煤炭產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2012年力爭建成投產煤礦38個,新增生產能力1500萬噸/年;新開工建設礦井15個,原煤產量達6500萬噸左右,同比增長20%以上。
 
 電煤供應遙遙領先。2011年,畢節市實行包保(電廠和煤礦)責任制,確保電煤供應,全年共供應電煤2328萬噸,占全省電煤供應量5955萬噸的39.1%,得到省相關單位的好評。
 
 電力發展后勁實足。為了實現“煤從空中走、電力托起畢節”的愿望,中央各部委傾力幫扶,畢節人民艱苦奮斗,納雍、金沙、大方、黔西、畢節等電廠相繼建成,實現火電裝機容量680萬千瓦時,現織金、威赫等電廠可研已通過國家能源局批準,同意先開展前期工作,預計可增加裝機容量730萬千瓦時,十二五期間火電裝機容量可達1410萬千瓦時;現有水電裝機容量237.66萬千瓦時,預計“十二五”期間可達285.76萬千瓦時;赫章韭菜坪風力發電一期建成投產,赫章二期、威寧一期風電項目也在如火如荼建設之中。
 
 “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步伐加快。據專家分析,煤轉化為電,產值可增加3倍,轉化為化工產品產值可增加5倍以上。畢節堅定不移地走以煤炭資源就地轉化增值、延長產業鏈條的科學發展之路。2011年,中石化織金煤制烯烴、中海油精細磷化工、黔西煤化工、金沙煤電化一體化等重大產業項目相繼開展前期工作,拉開了畢節科學發展之路。
 
 民生工作深入人心。2011年,在全力推進工業發展的同時,畢節高度重視民生幫扶工作,著力推進工業反哺農業。啟動了大方縣煤礦企業幫扶礦區農村發展長效機制試點工作,籌集1400萬元資本金,定點幫扶14個村38個村民組。分別協調落實幫扶聯系點納雍縣昆寨鄉、織金縣牛場鄉幫扶資金771.65萬元和113萬元。組織、倡議全市工能系統捐贈救災款1150萬元,為全市農業人口供應農用煤340萬噸,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