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煤炭大省,山西代表團自然繞不開煤炭這個話題。翻開山西代表團的建議,排在前幾條的都和煤炭有關。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建議沒有一條是囿于煤炭而談煤炭,而是圍繞著這樣一些關鍵詞——煤層氣、煤矸石、煤化工、煤炭循環經濟……
結合山西近年來發展的思路和舉措來看,上述細節便顯得容易理解。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注重發展質量的共識中,山西明確了“轉型跨越”的發展思路,規劃了“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戰略部署。在此背景下,“依托煤而不依賴煤,興于煤而不困于煤”、“綠化山西、氣化山西、凈化山西、健康山西”等諸多思路以及煤炭資源整合等重大舉措使山西的轉型之路日漸清晰。
作為“氣化山西”戰略的重要內容,煤層氣開發是代表們關注的一個熱點。據了解,由于目前我國實行“申請在先”和“探礦權排他性”的行政性配置原則,煤炭礦權和煤層氣礦權分置并大面積重疊。而涉煤企業和涉氣企業在煤層氣勘探開發過程中爭搶資源,又導致煤炭開采和煤層氣開發嚴重脫節,危及煤炭企業安全生產和資源的有效利用。山西代表團建議盡快立法解決煤炭礦權與煤層氣礦權分置問題,明確“氣隨煤走”和“采煤采氣一體化”的原則。這樣既可以減少重復投入,實現煤礦企業和煤層氣產業的協調發展,也可以提高企業在煤層氣開發領域的積極性。
和煤層氣一樣,煤矸石長期困擾著山西。據統計,“十二五”期間,山西的煤矸石將以每年1.5億噸的速度遞增。為了加大能源資源的有效利用率,該省將發展煤矸石等低熱值煤發電產業作為“十二五”電力建設的重點。
然而,在代表們的討論中,記者了解到,山西省內電力市場有限,新增低熱值煤發電機組所發電力將主要通過特高壓為主的外送電通道實現“晉電外送”,如何擴大“晉電外送”規模成為山西發展低熱值發電產業面臨的現實問題。同時,受山西電價總水平的影響,山西外送電價也長期較低,加上近幾年調價對外送電價考慮較少,又加劇了這種局面。
因此,山西代表團建議將特高壓電網納入國家規劃,同時啟動晉東南特高壓配套電源建設,并提高山西外送電電價,以促進山西低熱值發電產業的健康發展。
除了資源的利用效率外,煤炭產業鏈的延伸發展也是山西團關注較多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婦女聯合會主席李悅娥表示,煤化工是煤炭產業鏈延伸的重要方向,也是山西省實現轉型的重要支柱產業。對于煤化工產業的發展,她認為應當通過示范項目的建設,全面提升產業的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她建議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將潞安集團540萬噸/年煤基合成油多聯產產業化項目和同煤集團煤制天然氣項目列入國家正在編制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和《重點產業生產力布局和調整規劃》,并批復開展前期工作,從而進一步加大煤化工示范項目的引領作用。
在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國家稅務局局長許月剛看來,煤炭產業鏈的延伸應當以發展循環經濟為依托。他認為,發展循環經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路徑,而山西作為煤炭大省,應以發展煤炭循環經濟為發端和重點,以園區承載為平臺探索循環經濟發展的模式。他建議國家簡化循環經濟項目審批程序,設立煤炭循環經濟園區建設專項基金,并對位于循環經濟園區內的煤電聯營企業優先上網并準予直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