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是焦炭生產大省,焦炭產量在國內、國際地位舉足輕重,然而,山西省卻又是焦炭消費小省,多數焦炭需走出省門找市場,這使得省外焦炭市場的任何波動,都將影響山西省焦炭的銷售。9月1日,省焦化行業協會通報稱,今年上半年,山西省有近七成焦炭外銷到省外,在國內市場中,河北省為山西省第一大銷售區,而在出口方面則呈現逐月走低的情況。
河北成山西省焦炭第一消費地
今年上半年,山西省焦炭外運量為3058.62萬噸,占全省產量的68.8%,其中公路外運量為1567.24萬噸,占外運總量的51.24%;鐵路外運量為1491.36萬噸,占外運總量的48.76%。 從山西焦炭消費結構看,2011年河北仍是山西焦炭最主要的消費地,其他地區依照銷量大小分別是:江蘇、山東、遼寧、天津、上海等。
省焦化行業協會分析認為,今年上半年,山西省焦炭運銷主要呈現以下幾個方面特點:首先是公路運量占比逐漸擴大,并超越鐵路運量;與去年相比,河北、天津地區的運銷比重有所增加;從鐵運流量來分析,山西焦炭在江蘇市場的銷售份額由去年的11.51%上升到今年的13.65%,而山東地區份額則相對削減,江蘇已經取代山東成為山西焦炭的第二大消費地,山東退居第三位。
山西省焦炭出口逐月降低
今年1月~7月,國內焦炭及半焦炭共計出口262.58萬噸,同比增長32.5%,7月份我國出口焦炭18萬噸,同比減少69.3%,環比減少43.68%。在此大背景下,山西省焦炭出口也呈現逐月降低的趨勢。
省焦化行業協會相關人士稱,3月份以來,山西省焦炭出口呈逐月走低狀態,7月份創出今年單月出口新低。從出口分省情況來看:焦炭出口仍以北方區域為代表,其中山西省、天津線占到出口數量的60%以上。導致焦炭出口走弱的原因一方面是國際鋼市不景氣,同時國外主要鋼廠焦炭自給率上升;另一方面則是我國焦炭出口價格較高,預計2011年我國焦炭出口總量在400萬噸左右。
焦化整合提高競爭力
與往年相比,今年山西焦化企業產品庫存進入二季度后,一直保持低位運行。這一方面是由于受鋼鐵產能高位釋放,對焦炭需求始終保持旺盛,使得企業出貨壓力不大;另一方面則是焦化企業執行以銷定產、主動性限產措施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