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基層經銷商對于尿素的態度是可有可無,而且這種情況很普遍,農戶買不到尿素的時候也就開始接受高氮肥、多肽尿素等肥料。”劉立清分析說。
短期高位盤整
華農農資連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小兵認為,國內尿素市場短期不會出現大幅漲跌,以小幅波動為主,主要支撐來自于北方地區的夏季追肥市場,一旦用肥季節結束,尿素價格必將回落。
“雖然目前國內尿素價格依然較高,但北方追肥市場結束后,出口成為尿素的唯一出路,價格也勢必要與國際價位接軌,所以7月份以后尿素價格必將回落。”王文儒說。
劉立清介紹,目前山東的尿素行情已經開始走低,玉米追肥的銷售已經完成了80%左右,經銷商拿貨積極性不大,終端銷售情況也“日漸冷清”,只有下游的工業用戶還有一些拿貨現象,但是量也不大。“7月20日之前,尿素價格應該不會出現大幅度波動,但是這之后北方追肥市場接近尾聲,下滑將是必然趨勢,”劉立清對后市尿素行情并不看好。
“供大于求”是我國氮肥的現狀,而目前高位運行的尿素一旦失去國內農業市場需求的支撐,過剩的產能必將導致價格下降,但具體的下滑范圍還要看國際市場的走勢。如果再結合當前尿素窗口期,尿素價格下滑應該不會跌破成本價,而經銷商也會抓住此間機會補充庫存,為秋季播種用肥備貨。
2貿易商觀點——
國內走強國際趨弱出口火熱尚待時日
自7月1日開始,氮肥出口的大閘逐漸開啟。雖然今年新尿素淡季出口關稅執行時間比往年縮短2個月,基準價的降低無疑抬高出口門檻,國內的良好行情也給出口帶來另一波沖擊,但作為每年國內氮肥關注的熱點,最近國內不少廠家及貿易商都在出口上頻頻出手。究竟出口貿易情況如何,和往年相比有哪些不同?
窗口期縮短出口量或減
“由于今年出口窗口期比往年足足減少了2個月,無論后期情況如何,今年氮肥總出口量也會比往年有所減少。”在問及今年出口量時,瑞士亞梅洛巴公司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李強如此告訴記者。他表示,去年出口期為半年,國內總共出口氮肥量大約為700萬噸,而今年出口期只有4個月,即便操作一切順利,也不可能達到去年的量。
從當前港口的貨物量來看,也比往年有所減少,據業內人士估計,當前各大港口集港的尿素大概不到100萬噸,而在往年此時最多已達到150萬噸。美商運安化工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副總裁叢春明表示,今年氮肥出口行情和往年相比,最大的不同有兩點,一是出口時間大大縮短,從做貿易的角度來看,從訂貨到發貨再到裝船,都需要時間,而現在的出口期留給貿易商操作的時間非常短。另一個特點就是價格處于高位,不論是國際價格還是國內價格都相當高。
等待國內價格和國際接軌
“作為國際貿易商,我們考慮更多的是現在從國內拿到貨物的價格,扣除運輸、關稅成本之后,再拿到國際上去賣還有沒有利潤。”李強分析當前貿易商的態度,他表示,在當前階段,國內價格顯然更高,貿易商雖然已經開始進行出口操作,但是從量上看,還是比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