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化工網訊:尿素如股票,玩的就是心跳。連續兩年的低迷之后,自今年5月開始,國內尿素市場開始煥發勃勃生機,價格指數一路飆升,著實令生產企業揚眉吐氣一把。面對高漲的尿素價格,國內其他肥種風生水起、水漲船高。以往燙手的山芋如今成了香餑餑,令國家相關部門和流通體系百思不得其解。有人預示:今年的漲價如同2008年的市場行情,大跌大漲在即,也有人認為,原料漲價的傳遞因素已經開始蔓延,尿素價格將會一路堅挺,就在廠家、商家、貿易商相互博弈的同時,整個尿素市場彌漫著濃重的迷霧。有人這樣形容當下的市場:影響因素最復雜,是歷年來尿素市場最難看清的一年。
拋開市場的突發性變數,今年的尿素市場真的很難看清嗎?中國農資傳媒氮肥部的記者與您一起撥開重重迷霧,探析尿素市場的真實面目。
1流通商觀點——
尿素價格高位盤整流通環節謹小慎微
目前,國內農業用肥市場將迎來短期淡季,尿素止漲維穩,高位盤整。進入7月,尿素出口已經迎來窗口期,國內尿素市場將何去何從?記者就此采訪了農資流通行業業內人士。業內人士普遍看好短期市場,對于7月末之后的市場,大家認為“價格下跌是必然趨勢”。
局部缺肥致價位飆升
對于6月中下旬尿素行情短期大幅上行,遼寧錦禾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文儒認為,主要原因是局部地區社會庫存不足造成的,本地區生產企業停車檢修導致短期產能下降也是原因之一。“今年東北地區的夏季追肥市場尿素價格大幅波動,但是高位成交量不大,而且高價位也是出現在局部地區。今夏東北市場整體缺肥情況并不嚴重,但由于相鄰的內蒙古赤峰、通遼等地區短時缺貨,很多經銷商進入東北市場抓現貨,導致局部貨源緊張、價格走高。”
“雖然前段時間東北市場尿素價位一路走高,但是發往東北市場的貨物并不多,且以汽運為主。近幾年,尿素行情變化無規律,所以短期集中釋放的行情并不被廣大經銷商看好。”德州新豐化肥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立清說,主要原因是陰晴不定的尿素行情令大家不敢增大庫存,才會出現“肥到用時方恨少”的情況。這種說法也得到王文儒的證實,“雖然尿素的價位很高,但是外省肥的到貨量并不大。一方面是高漲行情持續時間較短,外省貨源鞭長莫及;另一方面是隨著本地產能的恢復,東北地區的尿素總量基本達到供需平衡,即使有少量缺口,也被高氮肥彌補了。”
傳統尿素令商家“色變”
談到今年的尿素走勢,劉立清用“過山車”來形容。“近幾年尿素的行情讓人難以把握,很多經銷商已經開始逐漸弱化尿素業務,更有甚者已經不做尿素了。”
據了解,現在很多經銷商對尿素閉口不談,問及原因,很多從業多年的農資人頗顯無奈。“尿素的利潤本來就很低,而今年價格偏高、風險大。以6月下旬的行情為例,此前價位下滑時,大家害怕再次下滑而不敢拿貨,等到價格上漲了,大家就更不敢貿然跟進了,最終只能無貨可賣。”劉立清說出了經銷商的心聲。
在傳統尿素市場占有率不斷下降的同時,多肽尿素等新型品種逐漸得到了市場的認可,銷售量也呈逐年上漲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