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電荒”來臨,部分省份的電價上調,此次“電荒”的原因之一來自煤炭價格的上漲,受此影響,煤炭股近兩個交易日出現一定幅度的上漲,國陽新能、兗州煤業、恒源煤電等累計漲幅超過6%,露天煤業、昊華能源、大同煤業以及平莊能源等個股也漲幅居前。
今年以來,煤炭價格始終保持穩定的增長,部分上市公司在一季報中就已披露有關數據。兗州煤業一季報中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公司煤炭的平均售價上漲18.02%至726.43元。中國神華一季度的平均售價也相對去年同期增長了4.8%,且表示,從第二季度開始,公司國內現貨煤炭售價參照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為基數進行定價,每周調整一次。據WIND資訊提供的數據,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已從3月底的773元/噸增長至上周的827元/噸,已累計上漲了7%。煤炭股的半年報預告也顯示煤炭價格的上漲。兗州煤業預計上半年凈利同比增幅將超80%,主要系煤炭銷量增加以及煤炭平均價格上漲。
有分析認為,短期內,看好現貨煤銷售比例較高的山煤國際、恒源煤電和兗州煤業。但是,在緊縮的環境下,煤炭股此次上漲可能只是“情緒性”的。為保證發電需求,煤炭公司面臨發改委價格干預的風險。實際上,部分電力股已在半年報預告中“叫苦”,長源電力上半年預虧3.3億-3.8億元,主要原因之一是標煤單價同比上漲14%,給經營帶來壓力,華電能源、漳澤電力等都面臨類似的情況。同時,國際煤炭價格近期出現回調,煤炭價格存在國內國外倒掛現象,不少電企開始轉向進口國外煤炭降低成本,國內煤炭股連續上漲的可能性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