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下,2010年,我國煤炭進口總量繼續保持了較快增長勢頭,進口量再創歷史新高;煤炭出口則繼續回落,出口量創1991年以來新低。一方面,受國內需求持續快速增長、國際市場供求形勢相對寬松、國際煤價長期相對較低等因素影響,2010年,我國煤炭進口延續高位運行態勢。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前11個月,月度煤炭進口量始終保持在1100萬噸以上,1-11月份煤炭進口量累計達到14778萬噸,同比增長35.0%。全年煤炭進口量有望達到1.6億噸,與2009年相比,增加近3500萬噸,增長27%以上。另一方面,受國內煤炭需求較為旺盛等因素影響,2010年,我國煤炭出口延續了近年來的下滑態勢。月度煤炭出口量多數時間位居200萬噸以下,1-12月份煤炭出口量累計僅有1903萬噸,同比下降15.0%。
1 2010年煤炭進出口特點分析
2010年,我國煤炭出口目的地仍然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省,出口煤種仍然主要是動力煤,這些與往年相比,均沒有明顯變化,只是出口量呈逐步下降趨勢。與出口相比,2010年煤炭進口來源地和煤種均有明顯變化。因此,我們重點分析一下2010年的煤炭進口特點。
1.1 煤炭進口表面增長 實則趨于平穩
2010年以來,煤炭累計進口量始終保持增長態勢,1-11月份煤炭進口量累計同比增長35%,之所以能保持如此高的增幅,很大程度上與2009年上半年煤炭進口量較低有關。2009年3月份之后,煤炭進口才快速增加,2009年6月份煤炭進口才首次突破1000萬噸,因此,2009年上半年的低基數極易放大今年煤炭進口整體增長速度。為此,我們對數據進行簡單處理,按照半年的間隔,將2009年和2010年分為4個時段,分別是2009年上半年、2009年下半年、2010年上半年以及2010年下半年。
2009年上半年月均煤炭進口量僅有804萬噸,2009年下半年快速攀升至1306萬噸,與上半年相比,月均增加500多萬噸,增長60%以上。2010年上半年和7-11月份,月均煤炭進口量分別為1351萬噸和1357萬噸,與2009年下半年相比,僅分別增加45萬噸和51萬噸,增幅均不足4%,2010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月均進口量則基本持平。也就是說,2009年下半年以來,尤其是2010年以來,煤炭進口已經趨于平穩。
雖然,2010年煤炭進口表面上仍然保持較大增幅,但是,實際上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煤炭進口已經趨于平穩。
與進口相比,2009年以來煤炭出口呈連續下滑態勢。2009年上半年、2009年下半年、2010年上半年以及2010年1-11月份出口量分別為194萬噸、179萬噸、169萬噸以及149萬噸。
1.2 進口渠道增加 煤源進一步分散
印尼、澳大利亞、越南、蒙古以及俄羅斯依次位居前五。其中,來自印尼的煤炭進口量達到4985萬噸,同比增長114%,占煤炭進口總量的比重達到33.7%;來自蒙古的煤炭進口量達到1432萬噸,增長163%,占進口總量的9.7%;來自澳大利亞、越南、俄羅斯的進口量分別為3277萬噸、1579萬噸以及1039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18%、26%以及5%,占進口總量的比重分別為22.2%、10.7%以及7.0%。
2010年1-11月份,來自前五個國家的煤炭進口總量達到12312萬噸,占總量的83.3%,與2009年同期相比,縮小9個百分點。除了來自澳大利亞、越南、俄羅斯的煤炭進口下降的原因之外,2010年以來,煤炭進口渠道有所增加,進口煤源進一步分散,來自南非、美國、哥倫畢業等國的煤炭進口急劇增加也是主要原因。2010年1-11月份,來自南非、加拿大、美國以及哥倫比亞等非洲美洲國家的煤炭進口總量達到1947萬噸,占進口總量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1%上升至13.2%。
1.3 動力煤、煉焦煤進口增長 無煙煤進口下降
數據顯示,2010年1-11月份,進口最多的是動力煙煤和其他煤,進口量達到8252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437萬噸,增長71.4%;其次是煉焦煙煤,進口量達到4182萬噸,同比增加1082萬噸,增長34.9%;無煙煤進口量同比減少767萬噸至2344萬噸,下降24.7%。
各煤種進口量變化情況與分國別進口量變化有關。由于來自越南的進口煤均是無煙煤,因此來自越南的煤炭進口量下降直接導致無煙煤進口量下降;雖然1-11月份來自澳大利亞的煉焦煤進口量下降了479萬噸,但是來自蒙古、美國的煤炭進口量大幅增長,而這些地區的進口煤主要是煉焦煤,1-11月份,來自蒙古和美國的煉焦煤進口量分別增加920萬噸和297萬噸;1-11月份,動力煤及其他煙煤進口量大幅增加3437萬噸,一方面是因為來自印尼的煤炭進口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是因為來自南非和哥倫比亞的煤炭進口大幅增長。
2 2011年煤炭進出口形勢預測
2.1 國際市場煤炭需求有望進一步回升
雖然,當前世界經濟仍然面臨這樣那樣的很多問題,歐、美國家失業率普遍居高不下,歐元區失業率長期高于10%,美國失業率長期位居9.5%以上,歐元區國家為了消減龐大的政府赤字,紛紛緊縮財政開支,歐美國家經濟復蘇步伐相對較慢。但是,無論如何,目前世界經濟仍然處在復蘇過程之中。2010年前三季度,美國、歐元區、日本GDP均實現了連續回升,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金磚四國”GDP更是普遍實現了較大增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一期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2011年世界經濟將有望增長4.2%,美國、歐元區、日本三大發達經濟體將分別增長2.3%、1.5%以及1.5%,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將分別增長9.6%、8.4%、4.3%以及4.1%。隨著世界經濟繼續回升,尤其是當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2011年國際市場煤炭需求無疑將繼續增加。
2.2 國際煤價可能會震蕩上揚
在澳大利亞多次上調基準利率之后,在中國貨幣政策由寬松轉向穩健的情況下,由于美國、歐元區、日本等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相對較慢,目前,他們仍然實行極為寬松的貨幣政策。其中,美聯儲繼續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0.25%;歐洲央行將基準利率繼續維持在1%;日本央行繼續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1%。美國甚至與11月3日重新啟動了量化寬松,計劃到2011年6月30日之前,最多購買6000億美元較長期限國債。因此,雖然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之前寬松的貨幣政策開始轉向,但是,目前國際市場流動性仍然十分充裕。
在國際市場煤炭需求繼續回升支撐下,再加上國際投行的推波助瀾和美元震蕩調整,預計2011年國際煤價將繼續震蕩上揚。
2.3 煤炭出口可能會有所反彈
近年來,隨著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國內煤炭需求持續旺盛,同時,煤炭生產重心快速西移,鐵路運輸瓶頸短期難以緩解,這種情況下,一方面為了保障國內煤炭供給,另一方面為了減少運力負擔,我國煤炭出口整體上呈下降趨勢。2009年12月,商務部下發首批2010年煤炭出口配額2550萬噸,由于2010年月度煤炭出口量多在200萬噸以下,所以,商務部遲遲沒有下發第二批煤炭出口配額。2010年全年下發煤炭出口配額2550萬噸,與2009年相比減少50%,為近年來最低水平。
雖然,2010年僅下發煤炭出口配額2550萬噸,但是,由于全年煤炭出口量僅有1900萬噸左右,再加上前三個月出口所用的是上年配額,所以估計目前剩余配額尚有1000多萬噸。再加上新下發出口配額,2011年可利用的出口配額總量很可能會高于2010年實際出口量。
在2011年國際市場煤炭需求繼續回升,煤價震蕩上揚的情況下,從煤炭出口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角度考慮,在有足夠出口配額的情況下,2011年我國煤炭出口可能會有所反彈。因此,為了不影響國內煤炭正常穩定供給,逐步減少煤炭出口,有關部門應該在2010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少2011年煤炭出口配額,在適當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進一步提高煤炭暫定出口關稅。
2.4 短期煤炭進口增長空間不大
由于我國煤炭生產與消費在地域上嚴重失衡,大量的煤炭需要經過長距離的運輸之后才能到達消費地。再加上近年來煤炭生產重心不斷西移,短期內鐵路運輸瓶頸尚不能有效緩解,華東及東南沿海地區只能依靠從海外采購部分煤炭來滿足需求。此外,由于近年來煤炭資源整合快速推進,先是山西,之后是河南,相繼進行了大規模的煤炭資源整合,而這些地區均是我國主要的煉焦煤生產基地,資源整合導致的煤炭產量下降,國內煉焦煤產量增長受到一定影響。受這些因素影響,未來華東及東南沿海地區的一部分煤炭需求還需要依靠進口來解決。煤炭進口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但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還是國內外煤價走勢,以及煤價背后的國內外煤炭市場供求情況。
由于預計2011年國際市場煤炭需求將繼續增加,煤價將震蕩上揚,因此,煤炭進口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國內煤炭市場供求情況及國內煤價走勢。受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抑制高耗能產業過快發展等因素影響,預計2011年國內煤炭需求增長將會有所放緩,而山西、河南資源整合之后,煤炭產量則有望恢復增長勢頭,國內煤炭市場供求有望繼續保持基本平衡態勢。因此,國內外煤價價差可能會有所縮小,從而對煤炭進口產生一定影響。
此外,與多數主要煤炭出口國產量增長速度相比,國際市場煤炭需求,尤其是亞太市場煤炭需求旺盛,印度煤炭進口需求繼續快速增加,日本、韓國煤炭進口繼續恢復性增長,國際市場可供中國進口的資源有限,未來來自美國、南非、哥倫比亞以及印尼的煤炭進口增幅勢必會放緩,這將從根本上影響未來中國煤炭進口。(李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