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化工行業的發展情況良好,據工信部公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2010年1-11月,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其中,11月份,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然而,由于當前我國正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化工行業各子行業的發展出現了分化。一些產能過剩的傳統化工行業將繼續面臨落后產能淘汰的過程;而一些新興產業例如精細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等行業則受益于國內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一、化工行業的整體發展態勢向好
2010年上半年,受宏觀經濟調控和產能過剩的影響,化工產品價格跌多漲少。而在2010年下半年,由于農產品價格不斷上漲和棉花價格的飆升,化肥和滌綸的價格隨之上漲。而且由于油價的上調,化學原料的價格也出現了上漲勢頭。再加上各地由于沖刺節能減排目標對化工類企業實施限電措施,化工產品的正常生產受到了影響,由此減少了化工產品的市場供給,從而進一步推高了化工產品的市場價格。
據工信部公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在68種重點監測的化工產品中,3月份,價格呈現上漲態勢的有40種,呈現跌勢的22種,僅6種產品價格持穩;4月份,價格呈現上漲態勢的有33種,呈現跌勢的23種,12種產品價格持穩;5月份,價格呈現下跌態勢的有44種,呈現上漲態勢和維持平穩的均為12種;6月份,價格呈現下跌態勢的有42種,呈現上漲態勢的僅有10種,維持平穩的有16種;7月份,價格呈現上漲態勢的有25種,呈現下跌態勢的有30種,維持平穩的有13種;8 月份,價格呈現上漲態勢的有43種,呈現下跌態勢的有12種,維持平穩的有13種;9月份,價格呈現上漲態勢的有33種,呈現下跌態勢的有11種,維持平穩的有24種;10月份,價格呈現上漲態勢的有58種,呈現下跌態勢的有3種,維持平穩的有7種;11月份,價格呈現上漲態勢的有36種,呈現下跌態勢的有19種,維持平穩的有13種。
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常軼智指出,從重點監測的化工產品價格變化情況來看,2010年1-4月由于經濟的緩慢恢復,化工產品的行情出現了好轉;而5-7月,由于國家對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加大,工業增速回落帶動了化工產品價格的下降;在8-11月,由于節能減排力度進一步加大,化工產品的市場供給減少而市場需求穩定,化工產品的供需關系緊張,再加上油價、天然氣等原料價格的上調,化工產品價格出現了普漲行情。從整體發展情況來看,化工行業在2010年的行情表現出了良好的態勢。據工信部公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 2010年1-8月,化工行業實現利潤1716億元,增長51.1%。其中,1-2月化工行業實現利潤310億元,3-5月實現利潤727億元,6-8月實現利潤679億元。
常軼智指出,在主要產品的產量方面,2010年由于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各地為了完成十一五規劃中的節能減排目標,加大了對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尤其在進入第三季度后,部分省市甚至實施了拉閘限電等措施,化工行業的正常生產受到了很大影響,部分化工產品的產能不能得到有效發揮。特別是一些產能過剩情況嚴重而又環境污染程度較大的化工子行業,例如,純堿、燒堿、電石PVC、化肥等行業,由于受到節能減排政策的影響,裝置開工率水平大幅降低,產量增長幅度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
據工信部公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1-11月,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乙烯、燒堿和純堿產量分別增長35.5%、13.3%和6%;農藥、化肥產量分別增長20.6%和4.7%。其中,11月份,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乙烯、燒堿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9.3%和3.3%,純堿產量下降1.5%,農藥、化肥產量分別增長22.2%和4.3%。
常軼智進一步指出,雖然化工行業產能過剩產品的產量出現了下降,但是市場需求態勢仍然向好,這反映了我國目前經濟環境良好,化工行業正在加快對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從短期來看,這會對相關生產企業的利潤水平造成很大的影響,一些競爭能力較弱的企業將會被淘汰。但這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從長遠發展來看,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中,那些具有資金優勢、資源優勢、技術優勢、規模優勢的企業將會繼續做大做強,這有利于我國化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常軼智認為,由于過剩產能的淘汰需要一個過程,而低碳經濟的發展已成為各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未來節能減排還將會持續。預計2011年,我國化工行業將仍然處于去產能化狀態,同時,節能減排的力度也將會進一步加大。屆時,化工產品的產能釋放將會受到抑制。而目前全球經濟在各國經濟刺激政策的推動下正逐步恢復,國內促內需等相關政策也會促使化工產品的市場需求增加,預計2011年我國化工行業的景氣度將會上升。
二、基礎化工行業產能過剩情況嚴重
基礎化工為傳統化工行業,其工業產值占我國化學工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前期由于重復性的低端產能擴張迅速,基礎化工行業的產能過剩情況十分嚴重。目前,產能過剩已經成為制約基礎化工行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障礙。 2010年,我國基礎化工行業主要還是以淘汰落后產能,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為發展重點。但是由于各地方政府部門和相關企業對政策的執行力度不夠,目前基礎化工行業的產能仍然以較快的速度增長。
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純堿、燒堿、PVC等行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產能過剩。但是我國純堿行業在2010年的新增產能仍然達到了278萬噸,較上年同比增長了11.8%;而燒堿的新增產能則高達490萬噸,同比增長了17.5%;PVC的新增產能也達到了200萬噸,同比增長了11.6%。
常軼智指出,由于當前我國基礎化工行業產能的快速擴張并沒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下游消費量的增長速度遠遠不及產能擴張的速度,由此導致的后果就是產能過剩嚴重,市場競爭激烈,企業的開工率水平下降,從而使得相關企業的盈利能力較弱。而在2010年下半年,雖然基礎化工類產品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但是這主要是由各地方實施的限電措施造成,是一種短期現象,這種價格上漲的狀態難以持續。在2010年后期,隨著各省市限電政策逐步放緩,基礎化工產品的開工率水平逐漸恢復,其市場價格便開始出現了回調。預計2011年,由于產能過剩情況仍然嚴重,我國基礎化工行業的落后產能淘汰力度將會進一步增強。
三、化肥行業:資源型企業極具發展優勢
2010年上半年,受自然因素的影響,我國化肥行業的發展情況并不十分樂觀。尤其是氮肥行業,產量增長緩慢,行業虧損情況嚴重。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1-5月份,我國肥料制造業的利潤總額約為95.74億元,同比增長了41.4%。而氮肥行業雖然主營收入接近千億,但利潤總額僅為12億元。其中,在全國467家氮肥生產企業中,已停產退出80家企業,而虧損企業多達196家,虧損面約為42%,虧損額近23億元。
不過自進入2010年下半年以來,由于節能減排導致的限電政策使得化肥生產企業的開工率水平受到很大的限制,化肥行業的行情出現了好轉。特別是在化肥的出口淡季關稅期,化肥出口量大增。而且,國際化肥價格上行趨勢明顯,全球糧食價格也在不斷上升,這大大推動了國內化肥市場價格的上升。
然而,雖然下半年化肥市場的行情出現好轉,但是由于化肥價格的波動情況與我國農業生產安全息息相關,化肥市場價格在經歷了一段時間上揚之后,國家為了保證今年農產品的正常生產和穩定國內化肥市場價格,在2010 年11月末對化肥的出口關稅作了調整。11月30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在12月份對氮肥和磷肥實行110%的旺季出口關稅。
常軼智指出,近年來我國化肥行業本來就已經處于產能過剩狀態,而2010年天然氣、水、電、煤等原材料價格又不斷上漲,國內大部分化肥生產企業都寄望于化肥的淡季出口。12月份化肥出口關稅政策的調整使得原本用于出口的化肥轉向國內市場,進一步加劇了我國化肥市場的競爭。這大大影響了我國化肥相關企業的盈利水平。目前由于經營環境惡劣,國內大部分化肥生產企業的生產積極性都不高。
預計2011年,受節能減排、產能過剩、出口受限、需求不明等因素的影響,化肥行業的發展前景不大樂觀。不過由于現在我國對資源的整合力度在不斷加強,而且我國近年來對三農問題日益重視,從企業的具體發展情況來看,一些擁有資源優勢的大型化肥生產企業將有較好的投資機會。例如,擁有煤炭資源的氮肥企業,擁有磷礦石資源的磷肥生產企業,擁有鉀肥資源的鉀肥生產企業等。
而在產品價格方面,現在國內氮肥企業的生產積極性不高,裝置開工率水平較低,氮肥產量有所下降;而磷肥生產企業由于上游磷礦石資源的貨源供應較為緊張和冬季限電的影響,現在裝置的開工率水平也較低,訂單生產量大幅減少;再加上目前化肥市場前景不明朗,化肥備貨商的積極性也較低,冬儲將面臨不足的問題;此外,2011年的1-2月份部分生產企業可能出現停產檢修,也會影響市場供應。因此,在排除自然災害因素的前提下,今年春耕時期氮、磷肥的市場價格可能會有所好轉。而鉀肥由于國內市場的對外依存度較高,其價格一直處于高位運行狀態。在近期俄羅斯鉀肥企業合并事件的影響下,今年鉀肥進口價格將可能出現上漲,從而推動國內鉀肥市場價格進一步走高。
四、資源整合催生氟化工產業投資機會
目前,我國氟化工行業在A股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巨化股份、三愛富、多氟多和永太科技。2010年受螢石資源的整合、行業準入門檻提高和我國將在十二五規劃中氟化工作為一個專項等利好因素的影響,我國氟化工產業的發展備受矚目。在2010年下半年工信部發布了《氟化氫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后,相關個股的漲幅較大。據工信部發布的《氟化氫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相關內容顯示,為了實現氟化工產業的轉型和升級,氟化工在十二五規劃中將被單列為一個專項規劃,進行強制性資源整合。
常軼智指出,我國的螢石資源較為豐富,國內氟化工產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資源優勢。但是由于基礎氟化工產業鏈的投資普遍過熱,國內部分低端氟化工產品裝置的重復建設較為嚴重,氟化工產品結構極不合理。而且我國氟化工生產企業在技術水平、設備裝置、生產控制等方面也相對比較落后,目前國內氟化工企業大部分集中在產業鏈的上游,現有產能主要集中在上游低端產品,而下游的氟精細化工產品的發展則相對比較緩慢,產業結構也明顯不合理。現在我國只能生產一些廉價低端的初級氟產品,而具有特殊功能的高檔氟聚合物和氟精細化工產品則只能依賴進口產品。
常軼智認為,資源整合等氟化工產業相關政策的出臺將對行業內龍頭企業形成明顯利好,未來隨著資源整合力度的進一步加強和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我國氟化工產業鏈將會向下游延伸,氟化工的精細化發展將成為發展趨勢,這有利于我國氟化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目前我國氟精細化工領域發展較好的主要有三氟化硼及相關絡合物、三氟化氮、含氟芳香族中間體、含氟液晶等產品。
五、新興產業政策促進精細化工行業快速發展
目前,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能源短缺問題也日益凸顯,粗放型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難以持續,我國迫切需要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發展具有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程度小、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等特點的新興產業。對此,國務院在2010年10月份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該決定指出,我國將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等七大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常軼智指出,近年來,由于消費升級和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國內精細化工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和相關企業的數量日益提升。而精細化工生產企業隨著一些關鍵技術的突破和外延式擴張,其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利潤率也在不斷提高。目前我國精細化學品和專用化學品的收入占比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而在這七大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每一個產業都需要用到精細化工產品,這給我國精細化工行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將能促進我國精細化工產業快速發展。例如,節能環保產業中的建筑節能PU硬泡組合材料、廢棄物處理和清潔生產等領域所需的化學品;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中的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無鹵阻燃劑、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防水涂料、高性能的絕緣材料、聚氨酯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