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09歲末業內曾預測2010年肥市將虎虎生威但一年下來肥企依舊在坎坷中前行。年初西南大旱肥市旺季不旺;年中天然氣等原材料提價處境雪上加霜;年末行情剛見漲又遭關稅打壓。此外8月加鉀收購案國際鉀肥資源進一步集中肥企如梗在喉。不過窮則思變面對產業困境上市融資、研發緩釋肥等新型肥料逐漸成為業內應對手段。  
 天然氣提價生產成本大增
 
 5月31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提高國產陸上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的通知》指出:自2010年6月1日起適當提高國產陸上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取消價格“雙軌制”。各油氣田(含西氣東輸、忠武線、陜京線、川氣東送)出廠(或首站)基準價格每千立方米平均提高230元。
 
 天然氣在尿素生產成本中所占比例高達70%以上國內每噸尿素約需消耗天然氣600-700立方米左右。因此提價后氣頭尿素成本將約增加138-161元/噸。與此同時煤炭價格、運輸成本等也都在上漲。據了解今年氮肥企業用無煙煤平均到廠價已達到1430元/噸較去年上漲50%。這對本來就處在虧損邊緣的尿素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點評:事實上這輪天然氣提價并不意外業內早有傳言。提價的背后其實是國家想通過取消優惠政策達到讓低效益小廠關門淘汰落后產能的目的。因此從長遠來看化肥產業優惠政策逐步取消天然氣、煤炭繼續提價是大趨勢。那么企業要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勝出就必須從工藝改進、內部管理等方面節約成本。
 
 關稅提高肥料出口受限
 
 9月份起隨著國內外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用肥需求增加化肥市場也跟著回暖。至11月份氮肥、磷肥、鉀肥及各類復合肥基本都上漲了200-300元/噸肥企以為終于可以舒服喘一口氣了。但11月30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下發通知12月份對原本執行淡季出口關稅的化肥產品加征高額關稅磷復肥和尿素等主要化肥品種的出口關稅由7%激增至110%出口的抑制使得化肥漲勢嘎然而止價格急速下滑相關企業虧損加劇。
 
 點評:“關稅調整對肥料市場殺傷力太大了。”關稅甫一出臺肥企老總都如斯評價。關稅調高的影響不僅是限制了出口更重要的是嚴重打擊了市場信心。盡管業內反對提高出口關稅的聲音強烈但限制出口仍是大勢所趨。一方面是由于我國對化肥的定位并不是出口型行業而主要是保障國內供給為農業生產服務;只有在保障了國內供給、同時又不會對國內市場產生大的影響下才可適量出口;另一方面是化肥作為一種資源性產品適度限制出口是必然的。因此企業發展戰略千萬不能寄望于出口而應立足內需。
 
 加鉀收購風波、鉀肥資源進一步集中
 
 如果要評選今年肥市影響最大的事件非“加鉀收購案”莫屬。8月18日必和必拓宣布計劃以每股130美元作現金收購加拿大鉀肥公司的全部已發行的流通普通股。
 
 消息一出讓眾多業內人士神經緊繃:加拿大鉀肥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約占全球產能20%以上近幾年我國30%以上的鉀肥從加鉀進口 必和必拓又是以鐵礦石起家且在這個市場上賺取了巨額壟斷利潤的公司中國的鐵礦石就時時受制于它現在如果加鉀被它收購中國無疑會重蹈鐵礦石覆轍。不過收購案持續了近3個月最后以必和比拓失敗告終。
 
 點評: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加鉀這次沒有被收購但鉀肥資源進一步集中的趨勢愈加明顯。12月20日占到全球鉀肥市場20%額的俄羅斯鉀肥生產商Uralkali和Silvinit宣布合并。這無疑會削弱中國在鉀肥貿易談判中的議價權。因此中國鉀肥要不受制于人就必須提高鉀肥的自給率堅持國產、境外、進口“三條腿”走路戰略。
 
 要做大要融資企業紛紛謀求上市
 
 今年化肥行業似乎掀起了上市熱:9月8日金正大公司正式在深交所掛牌上市;11月22日成都市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IPO獲得通過;安徽司爾特肥業的IPO招股說明書正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上公開披露中。
 
 點評:中國股市發展20多年截至去年末化肥上市企業只有23家復合肥企業更是只有一家但今年為何突然多起來了?一個重要原因是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當前肥市競爭日益激烈產業整合大勢所趨而企業要在這輪行業洗牌中勝出就必須進行技術創新和設備改造等這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上市無疑是融資最好的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論企業規模或者銷售額金正大、新都化工并不是業內最大的但前者以緩釋肥著稱而水溶性肥是后者重要業務因此可以看出 有前景的新型肥料生產企業或許更易受資本青睞。
 
 長效肥漸熱追逐暴利妨礙推廣
 
 多年來速溶的高塔肥一直都是業內的關注的焦點高塔線也在全國各地拔地而起。但今年以來緩釋肥、穩定性肥、脲甲醛肥等肥效長的新型肥料得到長足發展除幾家傳統生長廠家外芭田、福利龍、魯西等企業都生產了長效肥。而第十二屆全國肥料雙交會及第十屆全國磷復肥會議的主題論壇都定格在緩控釋肥。據悉緩釋肥與控釋肥將成為“十二五”行業重點發展項目。
 
 點評:傳統肥料利用率低而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研發利用率高的肥料無疑是今后肥料的發展方向而長效肥正好吻合了這個需求所以商機無限。生產緩釋肥著稱的金正大的成功上市是這個行業發展的標志性事件。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當前制約緩釋肥推廣的仍是昂貴的產品價格。而它的昂貴除了生產成本以外生產商和經銷商的高額利潤大大推高了價格。因此緩釋肥要走向大田廠家和經銷商必須放棄暴利讓緩釋肥脫下貴族的外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