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炭是夕陽產業還是潛力遠遠未盡?作為世界最大的煤炭供應商、國內規模最大的煤炭企業,神華集團近日宣布了他們的答案,“神華集團院士專家工作站”在京揭牌,首批進站的謝克昌、倪維斗等9位國內煤炭領域頂尖專家攜項目接受聘書。神華集團與中國工程院的科技合作協議同日簽署。
 
 該集團董事長張喜武掩飾不住滿臉喜色,“院士站的成立是神華的福分”。他表示,過去,科技創新有效解決了神華建設、生產和運營中的若干重大技術難題,同時也引領了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鏈延伸發展。但是,“我們也意識到,神華還存在前瞻性研究不夠、抗風險能力不強等問題”。而科技創新正是這家生產總值位列全國第五的大型央企目前的最迫切需求。“在世界的低碳清潔能源舞臺上,神華要有話語權。”他承諾將為合作創造良好條件,并希望通過努力打造成院企合作的典范。
 
 從9位簽約院士所攜帶的項目來看,包括了中國煤炭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戰略、煤炭資源與環境協調開發、煤礦瓦斯抽放及綜合治理、二氧化碳捕集封存等一系列重大項目研究。而此前,號稱最終目標要建成中國“貝爾實驗室”的神華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也已成功組建。為了吸引一流人才,研究所還從國外引進9名能源化工領域的頂尖人才,其中7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
 
 中國工程院學部工作局副局長阮寶君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透露,全國目前已經有400多家院士工作站,而神華院士專家站則是中國工程院繼中鋼之后簽約合作的第二家央企。他介紹,合作形式主要為企業提供項目資金、實驗平臺等,工程院方面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學術交流、合作研發、協調技術供給等服務,而“這些服務都是無償的”。
 
 據悉,此次神華集團和中國工程院的“聯姻”由北京市科協牽頭,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夏強肯定“聯姻”的意義:神華院士站的成立擴展了首都地區院士專家工作站的行業覆蓋領域。同時,他寄語院士站成為解決神華科技創新中實際問題的“智囊團”,在技術論證、決策把關、高層次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集團進一步擴大規模、優化結構、提升品牌價值等方面做重要貢獻。
 以“神華院士工作站”為合作平臺,以重大戰略研究、科技項目和重大技術示范工程為載體,開展高層次科技合作交流,近期重點開展以下領域和研究方向的合作。
 
 一、戰略研究
 
 以與中國工程院合作,參與周濟院長、謝克昌副院長牽頭的國家重大戰略研究項目《中國煤炭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戰略研究》為切入點,開展能源領域重大戰略研究。
 
 二、資源與環境協調開發
 
 以錢鳴高院士作為項目顧問,彭蘇萍院士牽頭承擔《神東礦區現代開采技術條件下水資源和環境影響與控制技術研究》為切入點,開展資源與與環境協調開發方向的研究。
 
 三、煤礦安全領域
 
 以周世寧、蘇義腦院士為項目顧問,袁亮院士進行技術指導《煤礦瓦斯安全高效抽放及綜合治理技術》研究為切入點,開展煤礦安全技術領域的研究。
 
 四、低碳技術領域
 
 以倪維斗院士作為項目顧問,以集團公司承擔的科技支撐項目《30萬噸煤制油工程高濃度二氧化碳捕集與地質封存技術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