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0月16日起,中國化肥出口又進入了淡季關稅窗口期。國內化肥企業又開始重新將目光集中在國際市場,紛紛將產品集港準備出口。與此相對應的是國內化肥市場價格出現了不合理的漲價。尿素價格一改連續的低迷,平均漲價幅度超過同期最高水平。一直處于高位磷酸二銨的價格,不跌反升,9月初幾家重點企業的限價承諾也沒能兌現。目前磷銨價格不但漲勢猛,而且貨源緊張。化肥市場的貨緊價揚已直接影響到淡儲,進而影響到明年春季化肥市場的穩定。  我們不能說這一輪的化肥漲價都歸結于化肥的大量出口,但是其影響不能小覷。目前化肥出口對國內市場的影響已引起主管部門的高度關注,并表示根據今年化肥進口數量以及對國內化肥市場的影響情況,要對明年化肥出口的關稅政策進行調整。雖然目前社會上的傳言有多種方案,新的關稅政策對化肥出口影響到底有多大,目前還尚不得知,但是對化肥出口從緊管理是大勢所趨。
 
 生產企業應明確,中國化肥產業的發展基本出發點是保證中國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而不是為國際社會打工;只有靠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創新能力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不能寄托于國際市場來緩解日益加劇的供求矛盾。目前化肥出現的內需和外需的關系不協調,對外部環境的依賴程度過深的現象,正如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所指出的是當前國民經濟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因此我們的化肥企業應認清形勢,從長計議,不能圖一時的短期效益,將企業的發展引入歧途。當前化肥企業應謹慎對待出口,以免引來更為嚴厲的出口調控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