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年底,中國煤制油項目獲得歷史性突破。潞安集團和神華集團的煤制油項目先后成功出油。不過,之后一年半內,煤制油項目未有太大進展。我國近幾年的大型煤化工項目進展究竟怎樣?
 (一)煤制油項目多數擱淺。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目前,國家核準進行煤制油工業化試驗的僅神華集團內蒙古鄂爾多斯煤直接液化項目,在試車幾次不順后,有關方面的態度變得更加謹慎。神華新疆公司曾規劃“十一五”期間啟動新疆黑山300萬噸/年煤直接液化項目和準東3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項目,但至今沒有動靜。
 
 (二)煤制烯烴尚不明朗。目前,我國的煤制烯烴項目獲準進行工業化試驗的僅神華包頭項目和大唐發電鄂爾多斯項目,但尚未傳出試驗成功的消息。
 
 (三)煤制甲醇和二甲醚嚴重過剩。據國家發改委數據,2008年,甲醇產能利用率53%。2009年,甲醇開工率僅為42%。
 
 (四)煤制天然氣投資如火如荼。在其它煤化工項目遇挫,前景不明朗之時,國內大型集團們投資煤制天然氣熱情高漲。大唐在內蒙古、遼寧的兩個煤制天然氣項目奠基;中電投新能察布查爾3×2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中電投霍城縣3×2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一期工程相繼開工;慶華集團年產55億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氣項目開工;華能集團總投資380億元的準東煤制天然氣項目在新疆奇臺縣奠基……。據業內人士稱,在建和擬建項目可能有近20個。煤制天然氣能否突破其它煤化工項目遭遇的瓶頸,目前還不得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