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意社5月31日訊 日前,高青縣黑里寨鎮桑家村農民邢衛芳正往大田里移栽西瓜秧苗。邢衛芳負責往地溝里抓施肥料,她說:“以前種田化肥當家,但現在人都說用了化肥瓜不甜,今年就用農家糞肥了。”
 去年以來,化肥行業遭遇的寒冬與許多像邢衛芳這樣對傳統化肥持質疑態度的人不無關系。
 
 記者調查發現,今年以來,化肥市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低迷,肥價長期在1600元每噸的低位徘徊,傳統化肥企業全面虧損。我省50多家基礎肥料(尿素、磷肥)企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化肥企業虧損;三分之一從賬面來看處在盈虧邊緣;只有三分之一略有盈利。
 
 山東省化肥工業協會會長楊春升說,造成虧損的原因主要是金融危機和產能過剩。入春以來,肥價剛剛抬頭,卻又遭遇反常天氣的“當頭一棒”。據了解,今年開春,西南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幾個月來不見降雨,化肥到了地頭,就是施不進去。與之相對的北方很多地區天氣寒冷,霜凍、冰雪天氣“霸占”了正常的施肥季節,等到天氣回暖時施肥的季節又過去了。一般來講,農民都是隨時施用隨時購買,而今年市場遲遲不能啟動,價格自然一跌再跌。近期天氣轉暖,雨量增多,一些地方為保產量開始追肥,情況好了一些,但還是難以回歸到正常。
 
 兼并聯合謀求行業突圍
 
 在楊春升看來,化肥業如今面臨的困境并不是一個特例,自2008年金融危機至今,對能源、資源依賴較大的化肥、鋼鐵、輕紡產業在高速發展中,累積的矛盾凸現,具體就是結構性矛盾突出,產能過剩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為沖出困境,眾多肥料企業展開了新一輪角逐。以生產新型高效、環保節能的緩控釋肥的山東金正大集團聯合國家土壤、肥料技術部門,以及高等院校、相關肥料企業組建了全國化肥行業的第一個行業聯盟,希望通過聯盟開展“產學研”的緊密合作,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實現企業做大做強的夢想。我國最大的化肥企業云天化先后通過收購、兼并等方式與數十家相關企業實現了聯合合作。
 
 另外,山西許多煤炭企業看到了化肥行業全面虧損帶來的機遇,紛紛拆資對一些不景氣的化肥企業實施兼并重組,試圖以資源和規模優勢決勝農資市場。
 
 楊春升介紹,化肥完全依賴能源,像我國基本上是使用的煤;化肥行業的規模效應特別明顯,單套裝置的規模直接影響著成本。也就是說,單套裝置產能越大,在回收綜合利用方面,能耗方面都會顯著下降,而人工成本不會上升?!艾F在都在說化肥產量在盲目擴張,其實就是化肥企業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的實際需求使然。”
 
 楊春升告訴記者,近年來大量投資進入化肥業并非針對化肥行業本身,而是為了占有資源。特別是在中西部,投資者都是沖著豐富的能源去的。但當地政府不希望僅僅把煤炭作為原料運出,所以煤化工、化肥企業遍地開花,“按都按不住”。
 
 化肥產業如何由大變強
 
 山東是氮肥第一大省,也是化肥行業大省。楊春升表示,目前要做的,就是著力調轉,實現由化肥大省向化肥強省的跨越。
 
 楊春生直言,山東化肥所有的調整與改革,其前提是首先要滿足本地的農業發展,在穩定總量的基礎上進行結構調整。具體落實到工作調整,他認為可以在三個方面上進行努力。
 
 第一就是投資結構。這點山東省已經做得很不錯了,有些上市的公司就有不凡表現,并一步步成長為國際市場的大集團。例如有的企業直接與煤炭聯合,確保了供應的數量和質量。
 
 其二是調節產品結構。一方面是在傳統化肥的基礎上開發新的品種,研制新的施肥方法,從而減少污染,提高產品品質;另外還可實現產品的多元化,實現一投多尾,除化肥外形成其他的產品鏈,這樣應對市場的能力就加強了。但他也指出,產品結構的調整也是根據公司具體情況來定的,并不一定每家都是如此,可以結合自身優勢發展。此外就是調整產業結構。諸如加強園區建設、集群建設之類的,山東本地的企業可以依靠地域優勢,在市場上逐步團結起來。已經出現的以金正大為主的行業聯盟,就可算作是一個協作網,作為一個信息交流平臺存在。
 
 當然,化肥業要“重振雄風”,政府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如加大補貼,在稅收政策上有所體現,在產品流通領域提供優惠等?!俺私洺Uf的那些政策外,政府更應該在企業的退出機制上下點功夫?!睏畲荷f。
 
 此外就是調整產業結構。主要是園區化、集群化。為了加快發展,去年我省在化肥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中指出,將著力打造五大化肥產業集群。
 
 有關人士還呼吁,在困難形勢下,要打破產銷、上下、系統的壁壘,通過有效的聯合,把產銷、經營、服務進行有效鏈接,建立一種新型的經營服務體系,逐步向“采購聯盟”的模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