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周刊》記者 劉曉旭 
 據傳,備受關注的山西“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簡稱“試驗區”)已經上報到國家發改委,即將獲批。此“試驗區”獲批后,將獲得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財政返還、煤層氣(俗稱“瓦斯”)開采、舊有煤礦用地審批權等多方面政策優惠,這將使得山西省極可能成為“中國中西部能源經濟特區”。按照山西省經濟轉型發展規劃,“四氣”(煤層氣、天然氣、焦爐煤氣、煤制天然氣)到2015年供氣總量將達到120億立方米,涉及煤層氣業務的相關個股有國陽新能(39.97,-1.78,-4.26%)、大同煤業(33.26,-2.24,-6.31%)、潞安環能(33.42,-2.82,-7.78%)、西山煤電(27.31,-2.08,-7.08%)、蘭花科創(30.10,-1.65,-5.20%)、山煤國際、美錦能源(16.66,-0.20,-1.19%)、煤氣化(16.06,-0.92,-5.42%)等,他們值得長期關注。
 
 針對上述傳聞,《紅周刊》記者及時與相關上市公司進行了電話溝通,希望從他們表述中找到對投資者有用的信息。
 
 業務涉足公司加快步伐
 
 “煤層氣業務對山西本地所有煤炭開采企業都會有很大的好處。目前公司有2個礦涉及到煤層氣業務,一個是年產量700萬噸的長豐礦,另一個是年產量600萬噸的屯留礦。從政府支持來看,如果煤層氣開發起來,會有特殊政策與資金支持。從企業來講,如果安全方面投入夠了,就可以綜合利用資源。煤層氣業務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南部、西部地區,儲量比較豐富。母公司潞安礦業集團早在2009年就開始搞煤層氣開發。”潞安環能的證券事務代表王會波如是說。
 
 當記者追問目前煤氣層業務主要由中國石油(11.04,-0.27,-2.39%)壟斷時,王會波表示:“這不應該稱作壟斷,對于煤層氣的開采,中國石油與本地煤炭企業都是存在聯盟合作關系的。”
 
 由于蘭花科創的母公司蘭花集團也涉及到煤層氣業務,其旗下的蘭花發電就是利用煤層氣來發電的。對此,記者對蘭花科創進行了電話采訪,據其證券事務代表栗會兵介紹:“國家的煤層氣是專營,主要由中石油、中聯煤專營,但如果國家批準“實驗區”后,山西省的煤炭、煤層氣都會合理地利用起來,今后會有一些優惠政策扶持,本地煤企應該從中獲益不小。目前母公司蘭花集團本身就在做煤氣層業務,今年3月份還與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關于煤層氣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加快煤層氣勘探開發步伐,落實具體合作項目,相信未來對公司還是有一些影響的。”
 
 未涉足公司冷眼觀勢
 
 山煤國際和西山煤電目前的業務雖未涉及到煤層氣,但他們對此卻有自己的看法。
 
 據山煤國際證券部的李女士介紹:“此規劃目前正待發改委批復,這屬于一個長期的戰略性規劃,目前僅屬于籌劃階段。提出的方案中‘氣隨煤走、兩權合一’。即采氣權與采礦權均為一家企業所有,而且主要是合理利用山西省儲存在地下的10萬億立方米煤層氣。目前這個項目還未啟動,假如獲批的話,公司開采的范圍也會隨之擴大,開發更充分,資源會得到更合理利用。”
 
 西山煤電的董秘寧志華的介紹則相對實際:“煤層氣目前規模很小,‘四氣’產業一體化即是將單獨的煤炭轉型成對資源的利用,國家決策的方向是對的,至少給我們的提示,資源越來越值錢。但從發展到利用起來需要一個過程,而且有很大的差距。尤其像這種國有企業,效率低,什么時候做,受政府的制約,所以未來的事,不要當做現在的事來做。目前普通投資者不要太過于在乎這些題材,要重視上市公司現有的經營情況。”
 
 民營企業龍頭美錦能源的證券部人士回答相當干脆:“還沒有拿到文件,不清楚。”
 
 到嘴肥肉,中國石油不會放棄
 
 做為新能源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石油將煤層氣開發利用定位其未業發展的主要業務之一,雖然記者未能聯系到中國石油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但從該公司公開態度: “目前已確定利用從山西省南部經過的西氣東輸管道,每年向東部輸送30億立方米煤層氣……在完成的《山西沁水盆地煤層氣外輸管道規劃方案研究》中,最終確定利用從山西南部經過的西氣東輸管道,實現煤層氣向外省輸送。為連接該管道,將建設35公里長的煤層氣輸氣管道。”可以看出,中國石油正加緊在山西煤層氣的布局,其不可能輕易放棄這項在未來有著很大盈利點的業務。雖然“試驗區”的批準將有利于山西煤企,但相信中國石油不會輕易從嘴里吐出煤層氣開發這塊肥肉,除非有什么相等或相近的利益與之交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