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行日報訊 晉城是座煤城,任何有關煤炭生產、運銷和管理的改革,都備受人們關注。去年4月,隨著省政府10號文件的出臺,一場以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為內容的改革席卷三晉,我市煤炭資源整合兼并重組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全市保留地方煤礦礦井129座,核定產能規模為年產11230萬噸,均為全省第一。有陣痛,也有新生的喜悅,它對全市經濟和社會生活產生了深刻影響,自然成為“兩會”會場內外熱議的話題。
 
 有利于利益公平分配
 
 場外:在市區鳳西廣場晨練的人很多,做操打拳之余,三三兩兩的練友,難免一起說道新聞。談到“煤老板”,打陳式太極拳的王玉琴師傅說,一些“煤老板”暴發戶心理嚴重,奢侈浪費,行為不當,對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對這次煤炭資源整合兼并重組,她稱贊有加,認為國家早該這樣做了。煤改掐斷了“煤老板”拿國家資源牟取暴利的路子,有利于分配公平。
 
 場內:喬香萍代表說,煤炭資源是國家和集體的,但長期在個人手中轉來轉去,肥了少數人,坑了國家和集體,群眾得不到應有的利益,這極不正常。當然,“煤老板”的產生,有特定的歷史原因。煤礦承包經營,目的是擴大經營成果,為大多數人謀利益,但在這種經營方式下,資源環境受到嚴重破壞,且安全事故頻發,當然得改。也就是說,不能讓“煤老板”繼續犧牲環境,犧牲集體和國家利益,而個人繼續謀取暴利。
 
 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使合法的“存量資產”和“既得利益”受到了保護,資產權益流轉讓渡合理補償,國家和各級政府原先投入被兼并重組礦井的各類資金,轉為國有股份,按股份分享利益,從而開啟了資源資產化的大門。在重組整合中,省政府充分考慮各種利益關系,要求努力做到“讓整合對象滿意、整合主體滿意、地方政府滿意、利益相關的農村等方面滿意”。煤炭大集團必須在兼并煤礦所在地登記注冊子公司,確保稅費上繳渠道和各方既得利益不變,重組前的利益分配格局不變,國有煤礦從業人員待遇不變,“以煤補農”的新農村建設項目不變等,為今后解決類似問題提供了寶貴經驗。
 
 資源保護與生產安全相得益彰
 
 場外:出租車司機李向敏非常健談,他支持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企業重組改革的原因很單純:國家和集體的資源會因此得到有效保護、有序開發,生態環境逐步恢復改善,煤礦安全事故將大幅減少。
 
 場內:郭秀英代表說,長期以來,由于煤炭產業集中度低,到處開口,嚴重影響了環境。加快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整合,走以大企業為主、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發展的路子,是在為全市人民謀福祉。另外,這次煤炭產業重組整合,使多數礦井集中到國有大型企業集團和實力雄厚的著名企業。我市僅晉煤集團、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3家國有大型企業集團,就集中整合了全市62座礦井,占全市礦井總數的48%,產能達4890萬噸/年。蘭花集團、沁和能源集團、高平科興能源、陽城陽泰煤業等地方骨干企業,也在這次集中整合中大顯身手,整合的全市57座礦井,占到礦井總數的44%。這些企業具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又有雄厚資金支撐,不僅有利于技術改進,而且有利于加強安全生產自我約束,把安全事故隱患降至最低。
 
 政府可以騰出精力辦大事
 
 場外:搞了十幾年安全生產監管的干部老徐,長長地出了口氣說:“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企業重組把小煤礦兼并到一塊,煤礦總數大為減少,以后挨著個進行安全監督檢查,也用不了一個月。”過去,全市幾千座煤礦,老徐和伙伴們檢查一回,三年都跑不完,有些小煤礦甚至不知道有安全監管這檔事。現在,老徐高興的是,隨著安全生產責任主體的明確,政府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辦大事。
 
 場內:邢建中委員說,煤炭產業重組整合,為煤礦提升生產效益開辟了坦途,為資源科學高效開發清除了障礙,為社會公平和諧穩定創造了條件,也為政府監管安全生產提供了便利……改革后的煤炭產業,不僅實現了集約化經營,淘汰了落后產能,而且有利于降低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率。
 
 郭秀英代表說,煤炭產業重組整合后,客觀上有利于安全生產監管。我們要珍惜煤改取得的成果,算清經濟賬、政治賬、大局賬、長遠賬,以煤炭產業的新素質、新形象,迎接新一輪經濟快速發展期,更加富有成效地推進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