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化工網訊 3月29日,全國最大的煤制天然氣項目之一遼寧大唐國際阜新煤制天然氣項目在阜新市開工建設。據了解,此次項目建成后將年產40億立方米天然氣,總投資257億元,項目建成后將有效緩解遼寧地區天然氣短缺的局面。
我國能源結構一直呈現富煤貧油少氣的特點。在常規化石能源中,煤炭資源占90%以上。近些年來,國內天然氣需求量增速較快,天然氣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煤制氣項目對于緩解石油、天然氣短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從2009年11月份至2010年1月底最新數據顯示,杭州缺氣30萬立方米,西安缺氣60萬立方米,武漢缺氣70萬立方米,川渝缺氣80萬立方米,北京缺氣1000萬立方米。在中國,僅僅3個月缺氣量高達3200萬立方米。這是一個多么可怕的數字,更讓人們對“氣荒”一詞認知更加深刻。
就“氣荒”而言,意味著中國天然氣的改革發展是勢在必行。據中國社科院預計,2010年中國天然氣需求缺口為300億-400億立方米,2015年缺口為500億-600億立方米,2020年缺口將達到900億立方米。現階段來看,似乎煤制天然氣項目能解“氣荒”的燃眉之急。
煤制天然氣是用褐煤等低品質煤種制取甲烷氣體,可利用現有和未來建設的天然氣管網進行輸送。煤制天然氣的耗水量在煤化工行業中是相對較少,而轉化效率又相對較高,因此,與耗水量較大的煤制油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此外,煤制天然氣過程中利用的水中不存在有無污染物質,對環境的影響也較小。該項目也因它的自身優勢而受到追捧。
眾所周知,在煤化工項目中,煤制天然氣的清潔性是很高的,產品中幾乎不含一氧化碳,其它的有害物質指標也高于國家的標準。就在眾多企業開始紛紛研發煤制氣的技術時,大多數企業對煤制天然氣的“熱情”開始盛行起來,短短一兩年的時間,國內將近有20個項目開工或規劃。
目前國內風生水起的煤制天然氣項目,神華集團、中海油總公司、廣匯股份等都各占席位,其中電力公司表現踴躍,有的直接以上市公司投資煤制天然氣。
就拿神華集團為例。神華2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上海惠生甲醇等項目開工建設等一大批投資大、規模大、高科技、高回報煤化工項目的加速推進,形成了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新的支撐點和帶動力,標志著國家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在鄂爾多斯已初具規模。
我國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僅是區區的3.2%,而國際上的比例已達到25%。據中國城市燃氣協會相關人士表示,拓展天然氣氣源在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和節能減排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于我國發展低碳經濟之路,更是再符合不過。
資料顯示,國內所有擬在建的煤制天然氣項目最早的也要到2012年建成。目前,世界上唯一投入商業化運營的美國大平原廠運行好多年并不賺錢。
慧聰化工網觀點:綜上所述,雖然,煤制天然氣的發展空間較大。但是,就市場銷售需求而言的話,還是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近年來,大多是因油價高位的趨勢發展,引發煤制天然氣受大多企業的青睞,一旦油價下跌的話,煤制天然氣的利潤也是顯而易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