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西省煤炭工業廳了解到,山西省堅持構建“經濟、生態、循環、區域”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有力推進了煤炭產業結構調整。
循環經濟園區建設取得新成就。全省14個煤炭循環經濟園區已有89個項目建成投產,現有31個項目在建,成為煤炭工業轉型發展的樣板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其中同煤塔山園區已正式建成,成為全國首個煤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2009年實現產值85億元。潞安、陽煤、晉煤一批煤化工項目相繼建成,其中以低碳排放為主導的潞安屯留園區煤變油、煤化工、煤變電的循環經濟項目,被中科院列為全國循環經濟示范項目,其帶動作用正在顯現。山煤集團公司的動車輪對生產線已經投產,已經形成年產2.5萬對的能力,成為煤炭企業結構調整、實現轉型的一個成功范例。
煤層氣(瓦斯)產業健康發展。全省累計施工地面鉆井2114口,2009年實際完成瓦斯抽采量32.31億立方米,利用量12.18億立方米,分別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的129.24%和 135.33%,比 2008年提高31.34%和65%。其中,晉城煤業集團已建成全國最大的高濃度煤層氣抽采利用基地,一期日處理能力25萬立方米煤層氣液化廠和寺河120MW世界最大的煤層氣發電廠建成投產,潞安集團五陽礦首家低濃度瓦斯發電站建成運行。
非煤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國有重點煤炭企業已建成煤矸石、中煤和煤層氣 (瓦斯)電廠24座,總裝機容量3696MW,2009年完成發電量203.7億千瓦時,年消耗煤矸石等低熱值燃料1061萬噸,發電利用瓦斯4.15億立方米。建成煤矸石磚廠25座,生產能力約23億塊/年,年消耗煤矸石和粉煤灰1500萬噸。2009年全行業實現非煤銷售收入1281億元,同比增加269億元,增長26.58%。其中省屬五大集團實現1186億元,比上年增加268億元,增幅達29%,占總收入的49.36%,提前兩年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為應對金融危機提供了有力支撐。
來源: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