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煤炭網訊 “目前,我們也在做煤礦兼并重組。”1月18日,河北省發改委能源處處長徐文北表示。當天,河北省安監局相關人士將其簡要地概括為“小礦并入大礦”。據介紹,河北省計劃于今年完成這項工作。
種種跡象顯示,自山西開展煤炭資源整合工作以來,“煤礦學山西”正成為一股潮流。目前,不僅河北,包括內蒙古、山東、河南等在內的一些省份均在大力推進煤礦兼并重組,小煤礦正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多個產煤大省推進整合
據徐文北介紹,河北煤礦的兼并重組工作并不是由發改委擔綱主導,而是由安監局牽頭負責,發改委做好配合工作。另據河北省電力辦主任喬曉琳透露,河北同時擬成立煤炭局,以加強煤炭行業管理。
河北省安監局相關人士說,河北煤礦的兼并重組工作實際上在去年就已經開始運作,最初曾以大煤礦代管、托管小煤礦形式出現,預計整合工作2010年能全部完成。
作為新興煤炭輸出大省,內蒙古煤礦整合大幕也從去年開始拉開。當地規定,凡是新建的井工煤炭資源開發項目,單井煤炭生產能力不得低于每年120萬噸,新建的露天煤礦開發項目,每年開采能力不得低于300萬噸。神華集團、國家五大電力公司、兩大石油石化集團、山東臨礦集團、河北冀中能源等20余家大型煤、電、煤化工企業,甚至包括中國煙草總公司在當地煤礦整合中現身。
不過,內蒙古方面否認他們是在效仿山西。此前相關人士稱,整合已經基本結束,未來即將形成大產業、大規模、大基地形式的煤炭工業集群新格局。
山東煤企重組業也已提上議事日程。山東省國資委日前明確提出,2010年重點工作之一是“積極推動煤炭企業重組工作”。據業內人士分析,山東省國資委在2010年對省內煤炭企業重組的可能性很大,七大省屬煤炭企業兗礦集團、棗莊礦業、淄博礦業、新汶礦業、龍口礦業、肥城礦業以及臨沂礦業可能合并為一家集團。
據悉,河南省煤炭整合的綱領性文件《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特別規定》已于近日提交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會討論。業界人士分析,這意味著,同為產煤大省的河南也將正式拉開煤炭資源整合序幕。當地將有600多家小煤礦因此退出市場。
安全萬里行總指揮、國家安監局宣教中心負責人金磊夫說,涉及煤炭資源整合及企業的兼并重組,國家安監局并不是直接的推動者,也沒有單獨部署,他同時表示,煤炭資源整合更多積極性來自地方,各地目前都在推動煤炭企業兼并重組。而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司長周喜安則表示,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及企業兼并重組是國家能源局今年的一項重點工作。
資源整合導致“煤荒”?
在煤礦整合風暴刮向全國的同時,當前部分地方出現了“煤荒”。1月18日,河北省電力辦負責人喬曉琳說,河北火力發電企業煤炭告急,平均存煤僅夠使用5-6天,都已超過警戒線。
喬曉琳不無擔憂地表示,目前河北有幾家電廠如陡河電廠、唐山電廠以及西柏坡電廠等庫存煤炭僅夠使用1—2天,“煤荒”十分危急。
河北緊鄰山西,煤炭需要部分從山西進口?!扒皫啄?,小煤礦多,只要有錢就能買到煤,現在資源整合煤礦減少了,產量雖有所增加,但火電新上機組也比較多,煤炭供需缺口大?!眴陶f,“煤荒”并不像有的人士分析的那樣,是運輸和運力不足的問題,而是有錢買不到煤。
據媒體報道,最近,有著煤都之稱的山西省會太原也出現了“煤荒”,被迫發布“限電令”。
專家擔心引發“國進民退”潮
近日,一份名為“2010浙商投資(中國)最佳城市”名單在杭州公布。這份榜單將山西和迪拜列為2010浙商投資預警區域“黑名單”,號稱在山西“煤改”中損失500億元的浙江煤老板們通過行業組織發出最新聲音。
去年以來,山西全面開展礦產資源整合,不僅“得罪”了浙商,而且引發了“國進民退”的爭論。
中國礦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曾紹金透露,國土資源部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動煤礦資源整合,煤礦兼并重組全面展開已成定局。
與之相關的是,去年10月,國土資源部等12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工作的通知》,煤礦是15個被列為整合的重要礦種之一。曾紹金說,按照國土資源部要求,地方必須抓緊編制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實施方案,確保3月底前完成審批和備案。
中國投資協會秘書長張漢亞,對全國各地可能掀起的“學習山西”現象有些擔心。他說,如果全國煤礦資源整合都學習山西模式,操作不當,可能引發“國進民退”潮,對中小民營企業發展十分不利。
不過,也有專家看法不同。經濟學家金思宇認為,推進煤礦資源整合符合國家利益,是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產業升級、促進資源高效開發利用的有效途徑,不僅有利于礦產資源開發規?;?、集約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礦山安全生產狀況、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而且有助于建立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長效機制,實現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司長周喜安,認為“國進民退”的說法不妥。他說,煤炭資源整合堅持優勢企業兼并劣勢企業的原則,只要民營企業有條件,也可以作為重組方,兼并其他所有制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