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魯豫皖四省交界之處、黃淮海經濟區腹地,矗立著一座因煤而建、緣煤而興的新興工業城市———淮北。豐富的煤炭資源不僅造就了淮北的輝煌,也為煤炭機械制造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淮北及周邊地區有兗州、徐州、淮北、淮南4大煤田及數百座大型煤礦,方圓200公里內云集了山東棗莊、江蘇徐州、河南神火和安徽淮南、淮北、皖北煤電等20多家礦業集團,年煤炭工業產值約2000億元,每年煤機交易額高達500億元以上。
近年來,淮北市委、市政府抓住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的政策機遇,把推動機械裝備產業的發展作為產業結構調整、推動城市轉型的重要措施,著力構建“ 三足鼎立”的工業發展格局。逐步完善的投資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本地資本和市外資金涉足機械裝備制造產業,初步形成了以機械裝備制造為主的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
在煤機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來自中國五金之都———浙江永康的青年企業家陳金標等人發現了淮北這片土地上孕育的無限商機。2005年6月,他們帶著“辦一個市場,興一片產業,富一方百姓”的宏愿來到這里,拉開了中國礦業設備博覽城建設的序幕。
中國礦業設備博覽城位于東湖之濱,總用地面積730畝,其中商業用地430畝,配套建設用地300畝,規劃建設面積50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 10億元人民幣,計劃分5期建成。作為國內最大也是唯一的礦業設備專業市場,博覽城以煤礦機械為特色和龍頭,同時引進五金機電、礦用電氣、電纜光纖、建筑鋼材和家裝建材等多種業態,相互促進,相互帶動。在功能上集合采購交易、信息展示、倉儲物流和會展商務等多種功能為一體,充分發揮市場的規模效應和聚合效應。
中國礦業設備博覽城定位為黃淮海乃至中國最大的專業性礦業設備交易、展示、信息傳播和倉儲物流中心。依托淮北優勢的煤炭產業,中國礦業設備博覽城充分發揮商貿樞紐的龍頭作用,積極整合生產、科研及人力資源,構建新型的礦山設備產業集群,形成了淮北產業發展的新亮點。經過幾年的運作,中國礦業設備博覽城的建設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市場建設構想逐步變成現實———在市場運營上博覽城引進了礦機、鋼材和管材多個專業市場,一期市場200多家商戶搶先進駐,實際入駐率達86%,行業性“領頭羊”鋼材市場整體引進。二期市場因前景看好而銷售火爆,招商工作圓滿完成。面積達8多萬平方米的三期市場即將全面竣工,博覽城新大門和面積達9000平方現代化會展中心也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
為扶持、培育和推動博覽城發展,2006年9月,市政府成立了礦業設備專業市場協調領導小組,制定出臺了《關于淮北礦業設備博覽城入駐經營的若干優惠政策》,市直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規范市場經營秩序專項整治活動的通告》,為礦業設備博覽城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也為淮北煤機產業的發展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2006年11月,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淮北市人民政府等單位承辦的首屆中國(淮北)煤礦機械裝備投資貿易洽談會在中國礦業設備博覽城隆重舉行,前來參加洽談會的有22個省市的439家企業,簽約62個合作項目,投資額逾40個億。2007年,第二屆煤機投洽會再接再厲,參會客商共有3000多人,比首屆煤機投洽會增加6成以上,前來洽談、參觀的人數近萬人。2008年,第三屆煤機投洽會更是規模空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出席開幕式并宣布大會開幕,全國636家客商和來自歐洲、亞洲及香港、臺灣地區的代表蒞臨盛會,并首次吸引了美國久益采購集團、IMM國際投資集團等國外企業的目光……
2009年金秋,煤城淮北又迎來了煤機產業的盛會,裝扮一新的淮北礦業設備博覽城正張開熱情的雙臂,迎接四海賓朋,共圖煤機產業發展的美好明天。
來源:淮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