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化工網】6月1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單爐日處理2000噸煤的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裝置。在江蘇靈谷化工有限公司順利投料運行,這是目前國內單爐處理能力最大的水煤漿氣化裝置。該裝置的順利投料,標志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噴嘴煤氣化技術實現了新的跨越,將為我國煤化工產業大型化、集約化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
多噴嘴煤氣化技術由華東理工大學和兗礦集團公司合作開發,雙方設計的新型水煤漿氣化爐中試軟件包,在魯南化肥廠建設了日處理22噸煤的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中試裝置,于2000年7月投煤運轉;2002年,開始進行3套工業示范裝置設計,示范裝置分別為日處理煤750噸、1150噸,并先后于2005年 6月和10月投入工業運行。
與單嘴頂置式氣化爐工業運行數據相比,多噴嘴對置式氣化爐投入原料更為節省,產生有效氣體成分83%以上,碳轉化率由95%提高到98%以上;更宜于裝置大型化,在現有噴嘴條件結構下預期單爐日處理煤可擴大到3000噸;配套設備、材料壽命更長,灰水處理系統設備結構工藝配置更為合理;裝置運行可靠度明顯提高;大型化后總投資大幅度降低。
2006年,華東理工大學代表多噴嘴對置式氣化發明方參加了世界煤氣化技術大會,多噴嘴技術成為會議最大亮點,受到與會公司、專家關注。2008年7月,華東理工大學與美國最大的煉油企業Valero公司簽訂了5臺日投石油焦2300噸的氣化爐技術許可和工藝軟件包設計合同,使對置式多噴嘴氣化技術成功輸出到發達國家。這也是至今中國化工界向發達國家轉讓的最大一筆技術合同,令世界同行重新審視中國煤氣化工業的創造力。
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和戰略原料,煤炭氣化技術是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核心,是發展煤化工、IGCC(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制氫、燃料電池、直接還原煉鐵及多聯產系統等過程的技術,日處理煤2000噸水煤漿氣化裝置的順利投料,將為煤化工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