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政府將逐步控制煤化工項目的總量、淘汰落后的技術與產能。此外,未來短期內不再考慮批準新的煤制油項目。”昨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國際煤炭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司副司長侯世國表示。
侯世國介紹說,目前,我國的煤化工行業存在數量多、布局分散、規模小、污染嚴重等問題,目前煤化工相關技術尚未成熟,而近期國際煤炭石油等能源價格的波動非常大,對煤化工的成本突破也帶來很大的困難。
國家發改委在2006年7月暫停了煤變油項目審批;去年9月4日,除神華集團在內蒙古和寧夏的兩個示范項目外,其他煤制油項目一律被國家發改委叫停。侯世國認為,盡管神華集團的煤制油項目技術取得了成功,但還不能稱之為可大力推廣的技術。
目前全球主要由南方沙索公司、英國殼牌石油、中國神華等公司掌握煤制油相關技術。因其原料仍依賴煤炭,這種高耗能、高耗水的項目一向頗有爭議。
“該項目如果大量上馬,就有可能造成水資源的浪費。而且煤制油項目還受到各種因素制約,特別是能源、市場、投資能力、科研力量和國際合作等因素。”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長方君實昨日在“中國潔凈煤戰略”研究報告發布會上表示。
來源:東方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