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山西晚報網 6月30日,A股上半年的表演,終以“黯然神傷”收場。從年初的2276點到上半年收官時的1979.21點,A股最終沒能逃脫“五窮六絕”的魔咒,K線上,滬指起伏比往年更復雜,市場上,多空力量此消彼長。
大盤弱勢之下,晉股同樣無法擺脫下跌厄運,這半年以來,有的在停牌多年后復出,有的在瀕臨退市時重組,有的仍遭遇風險警示……盡管個股形態各異,但可以確定的是,目前仍是煤炭股唱主角的34只晉股,個股股價表現令人滿意者寥寥無幾。
市場34只晉股僅5只上漲
仔細分析山西板塊個股在過去半年中的走向,跌多漲少顯而易見。以今年第一個交易日1月4日的收盤價,及半年末最后一個交易日6月28日的股價為準進行對比,記者發現,半年來,股價上漲的個股僅有5只,包括百圓褲業、振東制藥、仟源制藥、亞寶藥業和當代東方,其中,百圓褲業成為上半年晉股中股價漲幅最大的個股,半年漲10元/股,漲幅高達89.6%。另外,盡管當代東方在上漲個股中漲幅最小,也達到10%以上的漲幅。除此之外,因*ST天龍仍在停牌,以該股此次停牌之前6月17日的收盤價計算,該股今年同樣出現小幅上漲。
最令投資者無奈的是,占據了山西板塊超過三分之一的煤炭股,在上半年A股的下行過程中無一例外遭遇“滑鐵盧”,且跌幅遠超大盤,跌幅最大的潞安環能由年初的每股21.34元跌至半年末的11.96元,跌幅高達43.96%,與此同時,山煤國際、煤氣化、西山煤電這三只煤炭個股的跌幅均超過了40%,即便是跌幅最小的煤炭股通寶能源,跌幅也達到22.9%?!吧习肽陣鴥群暧^經濟較差導致需求較少,同時,隨著山西資源整合的完成,山西煤礦產能開始釋放,外加進口煤較多導致煤炭供給過剩,供需的相對失衡明顯拉低了煤價,同時也拉低了煤炭股的股價?!笔纫患胰倘耸拷忉?。
大盤的下行也使得更多低價股現身,截至6月28日上半年收官時,晉股中5元以下個股已達到9只,其中包括*ST天龍、南風化工、ST獅頭、太化股份、山西三維、漳澤電力、安泰集團、太鋼不銹和太原重工,其中,太原重工收盤時股價最低,僅為2.33元。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山西汾酒上半年跌幅同樣高達40%以上,該股股價仍是晉股中最高者,上半年最后一個交易日,山西汾酒報收于24.5元。
ST股“復活”大戲不斷上演
上半年的一度時期內,晉股中的ST股大約占了兩成,因此,一些處于退市邊緣且被長期暫停上市的個股,也不斷上演“復活”大戲,戲碼上演的前后,市場也免不了要炒作一番。
2月8日,龍年的最后一個交易日,因2004年、2005年、2006年連續三年虧損,先后易主多次的S*ST生化股票,在暫停上市五年之久后拉開了復牌的序幕,重新開盤的該股被更名為“*ST生化”,該股一開盤便漲停,收盤時,每股上漲14.27元,以漲幅282.02%躋身漲幅前三名。與此同時,自2011年3月24日起已經被暫停上市的*ST關鋁(后在4月23日更名為五礦稀土)也在同一日“復活”,該股開盤便漲至28元,截至當日收盤,報收于19.7元,上漲10.55元,漲幅115.30%。
4月27日,*ST漳電同樣在發出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后復牌,并更名為漳澤電力,而早在年初,該股曾因摘帽預期而遭遇漲停。5月2日,因重組事宜停牌的*ST天成最終復牌,醞釀數月的借殼重組事宜也最終落定。在“摘帽”的同時,公司的股票簡稱變更為盛和資源,盡管復牌首日收跌,但不可否認的是,今年年初,該股的確出現了一波漲幅高達近兩倍的上行。除此之外,在2008年、2009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虧損的*ST當代,也于5月20日起撤銷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當代東方”,5月20日當天,該股報收于6.98元,漲5.92%。
不過,炒作再洶涌,也終究會歸于平靜,記者發現,幾乎所有的“復活”晉股,在這個半年多已風光不再,其中,*ST生化在上半年的跌幅高達30%以上,正如投資者所說,“*ST生化是全民虧損股,如果公司再不出利好,股價會節節敗退?!迸c此同時,五礦稀土、漳澤電力、盛和資源同樣以超過17%的跌幅,敗退在這場短暫輝煌之后。
后市 煤炭個股短期難“翻身”
“目前,宏觀經濟一時仍難以改善,在產業升級、環保需求等多重因素的疊加之下,煤炭產業的趨勢性機會短期內仍難以顯現出來,而按照目前的業績預期,煤炭股的中報堪憂,且股價仍將一直處于低位,市場上很難尋找到特別好的‘催化劑’,來抬高煤炭個股股價?!币虼耍就寥谭治鋈耸空J為,下半年,山西的煤炭個股仍將不會有太好的市場表現,更難言在7月份跟隨大盤“翻身”,這也意味著,山西板塊中,將有近三分之一的個股難有較好的市場表現。不過,該人士也提醒投資者,可以適當關注股價下跌較多的煤炭個股,如永泰能源等。
根據滬深交易所的安排,今年上市公司的中報披露期自7月13日開始,至8月31日結束。隨著中報披露的陸續開始,業內人士認為,一些炒作機會也隨之來臨,比如,晉股中,亞寶藥業、百圓褲業等凈利潤漲幅預計均在50%以上,業內人士提醒可以提前關注。不過,對于一些業績較差的個股也要小心持有,避免“躺槍”,比如,山西三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為-12700萬元,同比降幅高達1525.46%。
股東 多股易主一波三折
事實上,不僅是“復活”的個股,有多只晉股,醞釀數月重組并購并“易主”,令投資者無語。
6月下旬,*ST天龍停牌,現任大股東中鐵華夏回函稱將籌劃重大事項,中鐵華夏的入駐使得這只晉股的借殼重組看上去更加一波三折。
事實上,自從上市就開始徘徊在退市邊緣的*ST天龍,由于2009年至2012年連續虧損四年,且其凈資產連續9年負值,今年退市壓力再現。該股股權幾經變化后,今年1月6日,天龍股份原大股東青島太和恒順投資公司,和四川綿陽耀達投資公司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書,約定后者受讓青島太和所持有的18.82%股份。
綿陽耀達的介入,為*ST天龍帶來新的借殼重組方案,也讓公司有了新的期待,然而,兩個月后的3月11日,青島太和與綿陽耀達因故終止了股份轉讓。根據相關協議,青島太和應全額返還綿陽耀達已支付的股份轉讓價款2億與利息100萬,然而青島太和未履行義務,這筆糾紛告上了法庭。在這場“債轉股”交易中,青島太和將其持有的所有股份中的1810.72萬股股份交給綿陽耀達,剩下的2000萬股股權交給綿陽耀達指定的中鐵華夏擔保公司,以此替綿陽耀達抵償欠中鐵華夏的1.056億債務。至此,青島太和已從天龍股份股東中“全身而退”,中鐵華夏因持有天龍股份的股份,獲得9.88%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而綿陽耀達以8.94%股權屈居第二大股東。
除了正處于風口浪尖的*ST天龍,分別被中國五礦入主的五礦稀土和樂山盛和稀土入主的盛和資源,同樣遭遇了巨大的股東變更,甚至是主營業務的徹底換血。盡管投資者期望很大,但目前股價表現并不明顯。
本報記者 張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