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本文轉載自公開媒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請讀者僅作參考,本站不承擔由此而引起的任何責任。
證券時報
山西蘭花科技創業股份有限公司(600123)是山西省首家煤炭業上市公司和晉城市目前唯一的上市公司。1998年12月17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后,公司堅持煤與煤化工產業發展思路,實施生產經營與資本經營雙輪驅動,全面推行內部市場化、全面預算和信息化三大管理創新,整體通過國際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標一體管理體系認證,促進公司經營規模、管理能力、經濟效益實現快速增長。1998年至2010年,公司總資產增長13.04倍,凈資產增長12.38倍,銷售收入增長17.45倍。2010年,公司完成收入58.23億元、實現利潤17.1億元、每股收益2.3元,凈資產收益率22.17%。目前,公司現有總資產137億元,凈資產75億元,下設分子公司30家,現有煤炭產能970萬噸、尿素120萬噸、甲醇37萬噸、二甲醚20萬噸。
蘭花科創始終堅持“為股東創造財富、為員工創造價值、以業績回報股東”的經營宗旨,上市十三年,通過首發,配股和定向增發,累計三次從資本市場募集資金10.2億元,自2001年起連續10年向投資者現金分紅累計14.3億元,分紅總額超過募集資金總額4.1億元。公司股票入選上證180指數、滬深300指數、上證公司治理指數樣本股。多次榮獲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競爭力百強、主板上市公司價值百強、中國藍籌百強、回報百強、優秀投資者關系企業、上市公司納稅百強等榮譽。
煤炭產業 資源優勢突出 裝備水平先進 產能快速提升
蘭花科創煤炭保有資源儲量13.69億噸,其中無煙煤11.02億噸、動力煤1.65億噸、焦煤1.02億噸。“十二五”時期,公司將繼續積極尋求和擴大資源儲備,力爭增加煤炭資源儲備10億噸以上。
蘭花科創現有望云、伯方、唐安、大陽和參股建設的大寧礦5座生產礦井,年產能970萬噸,均為稀缺優質的無煙煤。煤礦生產全部采用綜掘、綜采、錨網支護、膠帶提升運輸等先進工藝裝備,機械化程度95%以上,資源回收率85%,精煤回收率78%,煤炭生產成本和毛利率連續多年保持行業內同規模企業前列,安全生產保持長周期穩定運行,“蘭花”牌煤炭為“山西省標志性名牌產品”,具有“三高兩低一適中”的顯著特點(發熱量高、機械強度高、含碳量高、低灰、低硫、可磨指數適中),80%銷往湖北宜化、上海寶鋼等大型企業。2010年公司煤炭產量601萬噸,銷售570萬噸。今年一季度生產煤炭158萬噸,銷售147萬噸。
在煤炭產能提升上,公司在建的玉溪煤礦240萬噸/年項目工程進展順利;在朔州收購整合的口前煤礦90萬噸/年、永勝煤礦120萬噸/年項目、在臨汾資源整合的寶欣煤業90萬噸/年、蘭興煤業60萬噸/年項目,機械化改造工程順利推進,未來五年公司煤炭總產能將在現有基礎上實現翻番。
化工產業 管理基礎增強 經營持續改善 效益逐步好轉
蘭花科創現有化肥企業5家,化工企業2家,主導產品年產能合成氨70萬噸、尿素120萬噸、甲醇40萬噸、二甲醚20萬噸。
近年來,在行業產能過剩、煤炭等原材料價格大幅走高壓力下,化工企業生產經營形勢異常嚴峻,連續兩年出現經營虧損。面對困難,公司把走出困境、降本增效、扭虧增盈作為生產經營工作的重點,從體制機制、內部管理、技術進步等多個方面入手,夯基礎、練內功、強管理、降消耗、保穩產,今年一季度,在限電頻繁、煤炭價格同比上漲40%以上且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各化肥化工企業生產裝置運行穩定,全部保持了滿負荷均衡穩定生產,生產尿素35.92萬噸,銷售35.14萬噸,經營虧損局面逐步扭轉。
為進一步加強公司化肥化工企業專業化管理,經2010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對化肥事業部體制進行了進一步的優化和調整,總公司對蘭花科創化肥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蘭花田悅化肥有限公司進行吸收合并,化工化肥企業煤炭供應、資金調度得到保障,減少了管理層級,降低了運營成本。
內部管理堅持“抓兩頭、堵中間”,大力推行內部市場化管理,有效堵塞了管理環節的跑冒滴漏,生產經營的管理能力逐步增強,促進經營運行逐步好轉。“抓兩頭”就是抓好原料煤采購、產品銷售兩個進出關口,堵中間就是抓好備品備件等物資招標采購管理,有效減少了備品備件資金占用。同時,積極推進造氣爐料結構改革,增加型煤摻燒比例,通過技術革新和改造,裝置效能得到有效發揮,規模效應明顯,有效降低了兩煤一消耗和生產成本。
布局未來 堅持科學發展 目標思路明確 實現轉型跨越
“十二五”期間,蘭花科創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進步為依托,以循環經濟為基礎,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增長方式,繼續發揮資源、機制、管理和市場運作等優勢,堅持以煤為基,推進多元發展,從“強煤、調肥、上化、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四條路徑推進轉型發展,努力打造成為具有較強經濟實力、競爭能力和經濟活力的煤與煤化工企業集團。
“強煤”就是以強基、固本、提效為目標,構建機械化、信息化、安全高效的現代煤炭產業體系。加快玉溪煤礦建設和收購、資源整合煤礦的機械化升級改造步伐;根據市場情況,積極調整煤炭產品結構,提高現有礦井的原煤洗選能力;積極尋求和擴大資源儲備,增加煤炭資源儲備。
“調肥”,就是不斷改造和提升現有化肥生產系統的裝備水平,結合化肥分公司搬遷改造,積極調整化肥產品結構,發展市場需求大、經濟效益好的硝基復合肥等新興化肥產品。
“上化”,就是圍繞現有煤化工產業發展基礎,以市場為導向,圍繞市場需求,依托技術進步和增加效益,拉長延伸甲醇、二甲醚下游產業鏈,培育和發展現代新興精細化工產品。
“發展新能源”,就是搶抓機遇,積極發展國家政策支持的太陽能光伏產業,謀劃轉型和跨越發展。
2011年1季度,公司完成收入17.43億元,同比增長4.11%;實現利潤4.84億元,同比增長3.22%;實現凈利潤3.37億元,同比增長19.56%;每股收益0.59元,實現了“十二五”規劃的良好開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