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山西蘭花煤炭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它不僅在山西大名鼎鼎,就是在全國,那也是赫赫有名。“蘭花”為什么會如此名聲大震?因為“蘭花”書寫了中小企業跳躍式發展的“傳奇”,僅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就將一個由六家中小型煤礦和一家化肥廠組建的集團公司,發展成一個以煤和煤化工以及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產業,擁有40家各類分、子公司的國家大型企業,成為全國36家千噸以上煤炭企業和全國5大尿素生產企業之一。“蘭花”的總資產由組建時的7.42億元增至145億元,凈資產由3.47億元增至74億元,相當于再造了19個 “蘭花”。特別是其所屬的上市公司――蘭花科創,更是位列中國上市公司競爭力100強第18位,排名中國“漂亮50”第3位。“蘭花”闖出了一條將國有中小企業由小 “舢舨”做成大“旗艦”的成功之路。
 雙輪驅動,使“蘭花”快速做大做強
 
 1997年蘭花集團公司正式組建。如何使新生的“蘭花”迅速做大做強呢?“蘭花”的決策者睿智地提出,走資本經營和產品經營雙輪驅動的發展道路,依托資本市場實現“蘭花”的快速發展。在這樣的經營理念指導下,1998年,蘭花集團以募集方式獨家發起設立上市公司――蘭花科創。蘭花科創的成功上市,為公司募集資金10億元。同時,蘭花集團又以增資擴股和發行債券等方式融資10億元。手中握有資本市場的資金之后,“蘭花”又用以一帶二,以一帶三的辦法調動銀行資金,進行資本經營,確保公司發展得到充裕的資金保障。十多年來,“蘭花”依托成功的資本經營,累計投入上百億的資金進行產品經營,先后建成一批150噸以上的高產高效礦井和一批大型高濃度氮肥項目,使集團年煤炭產能達到1200萬噸,化肥產能達到70萬噸合成氨、120萬噸尿素。同時,還建成了全國規模最大的以煤為原料的二甲醚項目,建成了王莽嶺4A級旅游景區,現代化工業物流園區等一批涉及新能源、現代服務業項目。如今,“蘭花”已成為一個以煤和煤化工以及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產業的、全國知名的大型企業。
 
 創新機制,使“蘭花”成為現代企業
 
 為了打造百年“蘭花”,保障“蘭花”長盛不衰,十多年來,“蘭花”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對國有企業進行了脫胎換骨的改造。“蘭花”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 “總――分公司”、“母――子公司”運行體制,并通過事業部管理體制改革,使公司產業組團式、企業集團化的規模效應和規模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
 
 在管理方面,“蘭花”全面引入競爭機制,實行人員能進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減的動態激勵約束機制。同時,公司實施以全面預算管理、內部市場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以及精細化管理為主要內容的“蘭花”管理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水平。為了使公司的管理和國際接軌,“蘭花”整體通過了IS09001國際質量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所有這些都使“蘭花”完全成為一個現代企業。
 
 科技創新,讓“蘭花”形成核心競爭力
 
 十多年來,“蘭花”始終以科技創新為重點,以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為抓手,推進企業由資源驅動型向科技創新驅動型轉變。“蘭花”依托自有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一方面堅持“與能人攜手,與巨人同行”,與國內外20多家科研機構形成產學研合作體系,另一方面積極開展自主創新,引進應用國內外最成熟的先進技術,實現產業升級換代。公司每年按銷售收入2%提取技術開發費,累計投入技術創新與開發資金兩億多元,圍繞工藝優化、高產高效、瓦斯抑爆、煤層氣綜合開發等方面開展科技攻關和技術創新,完成各類技術創新項目150項,獲得國家專利授權26項,取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4項,取得“五小”科技成果90余項。
 
 堅持不懈實施科技創新,使“蘭花”的煤炭、化肥兩大主業無論在裝備、工藝、技術,還是安全、節能、環保等方面均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十多年,彈指一揮間。“蘭花”由昔日的小“舢舨”變成了今日的大“旗艦”!
 
 
 
 來源:山西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