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計劃進行,今年6月蘭花科創子公司重慶蘭花太陽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蘭花太陽能”)投產建設的一期1000噸單晶硅棒及6500萬噸切片項目就全部建成了,該項目于去年6月在重慶市萬州區工業園區開工。
就在市場為“新能源”概念瘋狂之時,絕大多數新能源股市盈率超過30倍,蘭花科創卻在萬州區悄然打造多晶硅產業鏈。4月8日有媒體報道,蘭花單晶硅一期項目已經開始試生產,而首批單晶硅棒也已成功出爐。
4000萬投資單晶硅項目
年報顯示,蘭花科創在2008年加大了對煤炭資源的整合力度,資產收購和投資很頻繁,因此,對蘭花太陽能的投資被湮沒在眾多投資活動中,似乎沒有引起市場的注意。而公司發布的公告也只提到了單晶硅項目的投資金額和產能,沒有其他細節,只能從諸多的媒體報道中獲知該項目的進展情況。
綜合各種公開信息,記者了解到,蘭花太陽能主要生產銷售單晶硅棒、鑄造硅錠、硅片太陽能發電設備及相關產品。由蘭花科創與北京順昌電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和自然人共同投資在重慶萬州區經濟開發區建設年產1000噸單晶硅棒和硅錠項目,注冊資本為1億元。其中蘭花科創出資4000萬元,占有40%的權益,處于相對控股地位。
重慶某私募人士表示,單晶硅及切片是多晶硅的下游產品,可用來制作半導體材料和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供熱等,用于制造大功率整流器、大功率晶體管、太陽能電池組件等。按照計劃,該項目將于今年6月全部建成投產,投產后預計將實現每年25億元的銷售收入及4億元凈利潤,按照蘭花科創持有40%股權計算,將享受其中的1.6億元凈利潤,增厚每股收益約0.28元。該人士還稱,如果按照新能源概念股30倍的估值計算,這0.28元對應的股價為8.4元。
新能源題材有待發掘
生產單晶硅需要以多晶硅為原材料,因受到當地政府扶持,蘭花太陽能在獲得原材料方面具有一定優勢。目前,與蘭花太陽能單晶硅項目同在萬州區工業園的江蘇大全集團,具有年產4000多噸多晶硅的產能,當地政府要求大全集團將全部產量的1/3多晶硅產品留給當地使用,同時,政府承諾留給當地的多晶硅將全部供給蘭花太陽能。這意味著僅在當地,蘭花太陽能就能解決多晶硅原料的供給問題。
4月8日,來自中國新能源網的信息顯示,蘭花單晶硅項目近日已開始試生產,首批單晶硅棒也已成功出爐。
“蘭花科創目前的主營產品還是煤炭和化肥,2008年每股收益高達2.45元,在已發布年報的煤炭公司中排名第三,而單晶硅項目尚未帶來收益。”大同證券研究員于宏稱,蘭花科創2008年完成凈利潤14.01億元,主營業務收入49.12億元,4000萬元的投資對公司不算多,1.6億元的凈利潤也對公司產生不了重要影響。
但另一位市場人士卻表示,目前市場對新能源概念的追捧異常熱鬧,只要與新能源沾邊的企業都有不錯表現,蘭花科創目前市盈率不過11倍,既是優質的低估值煤炭股,同時又具有新能源概念,預計這一題材將會得到市場深度挖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