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百米井下,每一個班組的日常實踐,都關系著煤礦安全生產的根基。作為安全生產的最終執行者和風險隱患的第一道把關人,班組的活力與效能直接決定著礦井的安全與生產。近年來,伯方煤礦開拓一隊將班組建設作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通過制度保障、能力提升、全員參與和文化引領,系統化激活班組這個“細胞單元”,為安全生產筑起了堅實防線。
制度固本,夯實管理根基,完善的制度是管理的基石。開拓一隊著力構建系統化的班組管理制度,明確各崗位職責與作業標準,實現安全責任對全員、全流程的無縫覆蓋。
為確保制度落地,該隊建立了“日常檢查與月度驗收相結合”的動態考核體系。日常檢查由專職質檢員負責,對工程質量、設備狀況、文明生產等進行全方位巡查,發現問題立查立改,形成管理閉環。月度驗收則由隊長、書記牽頭,聯合技術、安全、機電等多部門,依據安全質量標準化,對當月所有施工項目進行系統性“體檢”,實現量化評估。這套精細化的考核體系,有效推動了規章制度從“紙面”落實到“地面”,轉化為全員的行為習慣。
能力鍛造,培育過硬班組長,班組長是“兵頭將尾”,其能力素質關乎整個班組的安全績效。開拓一隊將班組長隊伍建設置于核心位置,定期開展綜合能力評估,精準定位短板,并有的放矢地組織專項培訓、應急演練和風險辨識強化訓練。
該隊推行“每日一題、每周一案、每月一考”的常態化機制,并將技術培訓搬到井下現場,由老師傅“手把手”傳授,促進理論與實踐融合。同時,建立健全激勵機制,表彰先進,分享經驗。通過開展“人人都是班組長”輪值活動,讓普通職工體驗管理責任,有效激發了全員參與安全管理的主動性。
在人才培養上,構建了“技術比武+梯隊培養+自主管理”三位一體培育體系。每月組織技能比武,推動技術骨干向“一專多能”轉型;建立班組長后備人才庫,加速“技術型”人才向“復合型”人才蛻變。黨支部還通過黨員“1+1結對子”等方式,助力新員工快速成長,為安全生產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
共享共建,激發內生動力,超越制度與技能,激發員工的自主性與創造力,是實現班組持續卓越的關鍵。該隊通過構建多元化參與機制與激勵機制,成功推動員工從“被動執行”向“主動創安”轉變?!叭巳硕际前嘟M長”輪值管理讓職工增進了對管理工作的理解,提升了認同感。圍繞安全、效益、創新建立的量化考核與競爭機制,則樹立了“干好干壞不一樣”的鮮明導向。在這種正向激勵下,各班組間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生動局面。
近年來,該隊涌現出《手持式防止鉆桿夾手裝置》《新式皮帶防跑偏設計》等多項“五小”創新成果。這些源于實踐的小改小革,解決了現場難題,節約了成本,提高了工效和安全水平,成為員工內驅力被激活的生動體現。
文化浸潤與智能賦能,構筑長效安全,開拓一隊注重文化浸潤,通過“每日一題、每周一案、每月一考”等形式,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黨支部以“七建聯創”為指引,打造“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創建了“三查一落實”特色黨建品牌,使黨建工作深度融入安全生產,顯著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面對智能化浪潮,該隊積極引入液壓錨桿鉆車、自移機尾等智能化設備。在掌握和應用新技術的過程中,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帶頭攻關,并迅速將知識技能傳授給職工。創新實踐的“五小工作法”(小制度、小會議、小培訓、小達標、小創新)以及“四定、四保、三杜絕、一掛鉤、一兌現”的管理辦法,有效實現了黨建與生產的融合,增強了職工責任意識,提高了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
如今,開拓一隊的9個班組均已形成自身管理特色,與礦黨委“七建聯創”黨建模式互融共進。當每一個班組都被激活,當每一名員工都成為守護安全的主人翁,安全生產的根基便堅如磐石。開拓一隊的實踐表明:唯有以人為本,通過制度夯實根基,借培訓授予方法,以激勵點燃熱情,用文化滋養土壤,才能讓最小的“細胞單元”爆發出最強的生命力,為煤礦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班組強,則礦安!細胞活,則體??!這支奮戰在井下的鋼鐵隊伍,正以堅實的步伐,向著更高水平的安全、更高質量的發展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