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企業的競爭力,不僅在于“產得出”,更在于“管得精”。面對市場競爭加劇和成本壓力,望云分公司積極順應煤炭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趨勢,把降本增效工作作為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一場圍繞“科學布局、精益管理、創新驅動”為根本的全面變革,在礦山深處如火如荼地進行。
科學布局優化源頭“降大本”萬事開頭難,思想先行是關鍵。該礦深知,沒有嚴格的制度和規范,降本增效只能是零敲碎打,難以形成合力。為此,不斷總結梳理降本增效工作好的經驗做法,先后制定并出臺了《關于開展降本增效穩增長專項行動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挖潛增效強化經營管理的通知》《關于開展降本增效厲行節約堅持過“緊日子”的實施方案》《關于開展對標管理提升行動扎實推動挖潛增效的實施方案》《關于開展“凝心聚力 提質增效”金點子征集活動的通知》等一系列精細化管理方案,從安全生產、采掘銜接、成本管控、物資采購、節能降耗、煤炭銷售等各方面明確了標準和紅線。并通過召開動員會議、下發調查問卷、發出“人人都是核算員”倡議書、利用公眾號平臺宣傳等方式,打開職工思想“開關”,擰緊職工行動“閥門”,從而養成時時處處注意節約,控制成本的良好習慣。
廢料淘金 挖掘物資“新價值”堅持同等效果“有舊不用新、有小不用大、有廉不用貴”原則,自主開發了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將材料“預算、申領、使用”全過程管控,建立《材料和設備入井臺帳》及《工作面材料消耗管理臺帳》;制定《廢舊物資回收和修舊利廢管理辦法》,重點加大對閑置設備設施,支護材料、鋼軌、管路、閥類等材料的回收力度,在井下設置專門存放區域,專人負責,分類管理,對閑置大型設備設施進行租賃、出售,讓沉睡的資本變成了“活資源”。
加大修舊利廢力度,對配件零件回收、過濾、歸類、篩選可修復件;對報廢設備拆解,“摳出”有價值配件;對可利用材料進行二次改造,延長服務壽命。
節能升級 盯緊浪費“出血點”隨著機械化、智能化工作的深入推進,電力支出成為成本控制的“大頭”,該礦“三管齊下”夾緊指縫讓“電”資源不溜走。技術管“效”。機電科根據每月電價確認函,編制了交易電價趨勢圖,合理安排設備檢修及保養、下料輔助運輸等時間段,避開高峰時段大功率設備用電。同時,積極調整排水作業時間,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盡量在用電谷段進行排水作業,合理避峰用電。
優化管“量”。成立礦領導為組長、各職能科隊為成員的節能工作小組,優化管理控制電耗。
文化管“心”。根據逐年實際用電情況和設備增減實際,測算分解年度電力指標,組織簽訂了《節能降耗目標責任書》,將目標分解到各科各隊,根據目標考核兌現。加大宣傳力度,領導帶頭,向職工宣傳節電的重要性、緊迫性和經濟效益,杜絕“跑冒滴漏”,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氛圍。
精益管理 融入生產“全流程”合理的組織架構和生產計劃是效率的源泉。該礦大力推行精益生產理念,在管控煤質、創優條件、優化組織等方面下大力做實功。
立足“營銷”思維抓生產,將產品質量作為核心突破口,制定出臺《炭塊率提升方案》及《“提升炭塊率”任務分配方案》,優化設計、科學施工,提高原煤生產能力;立足“創優”思維抓生產,向技術突破要效益,掘進工作面應用激光導向技術,強化施工質量自檢、互檢機制,巷道成型優良率超95%,支護質量合格率達100%,大巷開拓過程中通過優先拖移皮帶機尾,為接班生產創造良好條件,進一步優化掘進工序銜接與設備包機制度,使開拓效率提升10%;立足“改革”思維抓生產,優化人員結構,對福利科、總務科、調運科、生活科、洗煤廠進行了定崗定員工作,累計向生產系統調整人員80余人。積極推進智能煤矸分揀項目建設,預計可減員12人,按每人每年收入6.5萬元計算,全年可節省人工成本78萬元。
創新方法 撬動增效“新引擎”該礦堅信,最大的寶藏蘊藏在職工頭腦中,在全礦范圍開展“金點子”征集活動,內容聚焦安全生產、技術工藝、管理優化、成本控制、節能環保、團隊建設和其他領域七個方面。
實行“按月征集、分類分配、限時實施”三步聯動。各部門干部職工結合本部門工作積極獻計獻策。生產科室提出優化支護形式降低材料費用建議,根據實際,完成了《望云煤礦分公司東區巷道支護參數研究專項設計》,排距擴大,節約材料費用實現逐月疊加;福利科提出井下廢舊鋼管再利用舉措,可完成地面供暖腐蝕管路更換,節約資金并有效確保冬季供暖效果……每一條建議都帶著愛企建企的真情,冒著“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熱氣,企業在民智的澆灌下處處充滿生機。
望云分公司在節約資金、降低成本方面成效顯著,2020年至今年8月底,累計節約各類資金約3000余萬元。降本增效工作需要高屋建瓴的制度設計,也需要滴水成河的日常堅持,下一步,該礦將持續秉承“過緊日子”思想,以時不我待的節奏,不斷融入新理念,探索管理新模式,拼出新高度,為推動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最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