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加速技能人才成長與企業所需精準度對接。近日,望云分公司啟動2025年“機電技能人才”專項培訓行動,通過“趨勢研判、課程制定、實戰應用”等全鏈條培訓模式,推動相關技能人才實現能力升級,以高素質人才梯隊推動礦山高質量發展。
趨勢為綱 把產業動向轉化為課程清單,本次培訓結合企業發展新趨勢,聚焦智能化礦井中級驗收和生產實際需求,針對性開展機電技能人才專業培訓。于6月底全面啟動,培訓特外聘資深老師授課,參訓人員為全礦在職電工及近年部分新招聘青年職工,將利用周、六日,兩個半月時間,分三批次“遞進式”組織完成相關技能培訓。其中,第一批次培訓重點為電工基礎知識、防爆電氣設備知識、QJZ30/80/1140(660)型礦用隔爆型真空電磁啟動器講解等;第二批次培訓重點為皮帶保護、KBZ16/400型智能真空饋電開關講解、風機開關講解等;第三批次培訓重點為電控、液壓系統原理圖、PLC基礎知識、變頻器原理及故障分析等,采用“理論講解+案例剖析+實操模擬”的教學方式,增加學員的知識儲備庫,提升了學員的專業掌控和智能化故障排除檢修的應急處置能力。
實戰為要 讓課堂成果直通到崗位前沿以干代練,知識秒變生產力。掘進隊職工路俊廣立足實際,提出合理化建議,如綜掘機一運刮板機是將截割下的煤轉送到二運皮帶上的重要運煤裝置,遇到特殊地質條件影響,會使得刮板機底槽和兩側淤堵,負荷增大,如果卡住則會停滯不轉,影響生產進度,建議將廢舊錨索改造成同刮板機寬度相匹配尺寸,在刮桿正面焊接三個倒鉤(用10mm盤條制作),改造完成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效果;洗煤廠職工王玉偉在崗位上,發現804行走小車皮帶磨損嚴重,使用壽命短。分析原因是由于分煤器與皮帶長時間貼合,不工作時也與皮帶進行摩擦,而現場工作條件復雜,小車行走過程中,需要經過大梁,大梁與分煤器最高處僅30公分,采用常規提升辦法整改效果不明顯。積極開動腦筋,提出在三角形分煤器上平行焊接鋼管,在鋼管兩端與皮帶架垂直處加裝軸承,減少摩擦阻力。同時軸承處再加裝鋼管搭接在皮帶架上(兩側一致),當分煤器達到抬升最高點時,標記鋼管與皮帶架相交處,焊一個凸起,用以支撐作用,分煤器抬升時,兩側工人同時向后推,卡在凸起處即可。此方法切實節省了人力、降低了材料損耗;選運隊職工王樹青提出炭塊庫改造的小設想,因炭塊庫機尾落點處經常落大炭大矸,防護網眼小網條細,極易堆積,人工難清理,堆壓讓篩網下沉,影響質量標準,建議利用費勁錨桿鋼筋改造大孔徑粗鋼筋和大眼篩網,以此加強篩網韌度,提升工作效能。
“帶著問題學,拿著方案干,效果立竿見影;經過培訓,感覺自己見識拓寬了,搶修開關時間縮短了;參加工作一年就有機會參加特別感興趣的機電技能專業培訓,對未來充滿無限期待”,學員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培訓“結業重點”潛移默化變成職工“成長起點”。
下一步,該礦將突出緊缺亟需,開辦更多技能人才提升課堂,通過“請進來傳經送寶、走出去拓能強技、比著練取長補短、賽著干激發活力”等方式推動技能人才擴容增量,為智慧礦山建設提供堅實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