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日,玉溪煤礦《防突流程圖》順利通過蘭花科創評審。該流程圖為加速實現“經驗防突”向“流程防突”的根本轉型,提供了具有示范意義的“玉溪方案”。
剖析瓶頸,明晰轉型之要,近年來,全國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分析表明,防突措施執行存在系統性漏洞,如瓦斯監測數據解析滯后、局部防突鉆孔施工質量失控、效果檢驗流于形式等問題突出。特別是“環節各自為政、銜接缺乏統籌”的碎片化管理模式,已成為制約防突成效的關鍵瓶頸。多起事故案例深刻揭示,經驗管理模式難以為繼,急需構建標準化、可追溯的閉環管理體系。作為集團公司唯一的煤與瓦斯突出生產礦井,玉溪煤礦積極響應股份公司部署,成立專項工作組,聚力打造“可視化、可追溯、全閉環”防突管理流程圖,致力通過標準化流程全面提升防突工作質效。
科學設計,重構安全鏈條,為確保流程圖的科學性與實用性,該礦通風防突科扎實開展了前期準備工作。深度剖析事故案例,選取近五年6起典型事故,提煉出“防突措施造假”“抽采不達標冒險作業”等共性問題,形成警示案例庫;開展現場全流程跟班調研,組織技術骨干井下跟班作業一個月,真實記錄并建立“經驗式施工”“鉆孔數量縮水”等違規操作問題臺賬;系統研究標準規范,依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細則》,借助專家資源,將區域防突措施拆解為8個核心作業單元,細化局部防突12項標準動作,明確各環節操作規范、安全閾值及質量標準,力求實現“施工責任定位到崗、數據審核綁定到人、異常處置精確到時”;全面診斷管理體系,梳理現有制度與職責,查找“多頭管理、責任不清”等管理漏洞,分析流程銜接不暢節點,為精準再造提供依據。
破除阻力,貫通執行末梢,在流程圖試運行階段,針對部分職工存在的“流程繁瑣論”“經驗至上論”“影響生產論”等抵觸情緒,該礦采取針對性措施破解難題。強化警示教育,組織觀看事故警示片,開展“省一步、毀一生”專題討論,提升安全意識;實施剛性考核,建立“流程執行負面清單”,實行“違規即追責”;提供服務保障,推行“流程導航員”制度,深入隊組實時指導規范操作,確保流程順暢落地。
織密防線,構建長效機制,經過兩個半月的系統攻堅,《玉溪煤礦防突流程圖》最終通過評審并正式納入礦井管理制度體系,標志著該礦防突工作實現了“三個根本性轉變”,即管理模式由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防控,工作方法由經驗判斷轉向標準作業,責任體系由模糊分工轉向精準定位。流程圖的全面運行,有效解決了防突工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頑疾,構建起“系統防控、標本兼治”的瓦斯治理長效機制,為礦井本質安全水平提升提供了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