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深入唐安分公司 井下3314回風巷工作面,可見巷道筆直而規整,管路排列有序,設備光亮如新,材料整齊堆放。每一個細節都透露出安全生產的嚴謹態度,標準化管理已融入礦井的日常運營,成為員工自覺遵守的行動準則。近年來,該礦以“制度化執行、精細化管控、標準化提升”為手段,將安全生產標準化從“紙面規范”轉變為“現場實效”,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安全發展道路。
制度標準執行鐵規鑄盾織密安全防護網,“制度標準是安全生產的根基,執行標準是安全生產的靈魂。”該礦將制度標準建設作為標準化建設的基石,通過“剛性約束”推動全員“按章作業”。該礦班組管理科創新實施標準化交叉檢查模式,構建了“常態檢查+交叉互查+對標排查”的三位一體工作機制,實現了井下作業全流程的標準化管控。
每周三班組管理科牽頭組織各連隊安標員深入采掘工作面、運輸巷道等作業區域,對安全警示標識、文化園地等重點場所進行“地毯式”檢查,確保無遺漏。跨區域互查機制不僅彌補了標準化的漏洞,更成為安標員能力提升的“練兵場”。在互查過程中,安標員通過交叉學習、對標交流,深化了對安全標準化制度的理解,基層連隊安標員的專業素養與實操能力顯著提升。如今,唐安煤礦的標準化建設已從“局部靜態達標”邁向“全面動態精品”,安全生產的“防護網”越織越密。
精細標準管控匠心守護鍛造設備硬實力“設備是礦井的命脈,維護不善,安全便是空談。”唐安煤礦將設備管理細化為“查、修、備、檔”四步法,打造“零故障”運行體系。在預防性維護方面,該礦對掘進機、采煤機、刮板輸送機等核心設備實行“日檢、周檢、月檢”三級維護制度,通過分級保養降低故障率。
同時,建立“一備一用”應急物資庫,常備易損件、改造件,確保設備故障時“隨換隨用”,避免因備件短缺影響生產。設備檔案的建立,則為精細化管理提供了數據支持。該礦為每臺設備建立“健康檔案”,詳細記錄運行參數、維修記錄、改造升級等信息。通過大數據分析預測設備壽命,提前制定更換計劃,杜絕設備“帶病運轉”。這種“查、修、備、檔”一體化的管理模式,不僅提高了設備運行效率,降低了維修成本,更保障了正規循環作業的連續性。
安全標準提升品質賦能打造安全硬環境“安全不僅是‘里子’,更是‘面子’。”該礦通過“亮化工程”提升環境品質,使標準化建設“可見、可感”。在巷道亮化升級中,該礦對皮帶大架、移變護網等設備嚴格執行“打磨—拋光—底漆—面漆”四步工藝,選用環保水性漆,既無異味又無污染。
同時,在刷漆過程中進行防腐處理,設備使用壽命延長兩年以上,維修成本大幅降低。安全文化的滲透,則讓標準化建設深入人心,該礦在井下打造“安全生產標準化園地”,通過展示標準化成果、安全標語、標準化制度,營造“人人講安全,事事有標準”的濃厚氛圍。開展“最美工作面”評選活動,將標準化建設與班組榮譽掛鉤,激發全員參與熱情。如今,員工的安全意識顯著提升,標準化建設從“要我干”轉變為“我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