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十次事故九次違章。為進一步杜絕因違章而引發生產安全事故,大陽分公司推行“三不”管理體系(不敢、不能、不想),通過機制、流程、文化建設,讓員工清楚了解“三違”嚴重性,進而杜絕“三違”,推進礦井本質安全建設。
一是用機制解決“不敢”。該礦嚴懲重處,樹立“紅線”“底線”意識。制定《“三違”管理辦法》,針對嚴重“三違”進行頂格處罰,并對部門負責人進行連帶處罰。修訂《安全賬戶管理辦法》,對一個安全賬戶發放期內連續兩次嚴重“三違”的取消發放本人安全賬戶獎金。制定《“三零”單位創建方案》,通過嚴懲重處,讓部門負責人和員工強化“三違”就是事故的“紅線”“底線”意識,形成威懾力,讓大家在思想上樹立不敢違章的意識。同時,開展“三杯茶”親情幫教、“三違”人員現身說法“巡回演講”,要求“三違”人員一年內(12個月)現身說法“巡回演講”達到規定時限并無二次“三違”行為,便可返還“三違”罰款。
二是用流程解決“不能”。該礦成立流程編制辦公室,對所有環節和崗位編制作業流程,并匯編成冊。其中,在查“三違”流程管理中的“三違”認定環節,首次對“三違”認定細則按崗位進行細化,實現崗位“三違”標準的量化,同以前的專業劃分比,“三違”標準變得更為清晰,員工更容易掌握,清楚作業中哪些能干、哪些是違章,并不斷動態補充完善。先后完善補充安全站位“三違”標準量化、安全確認“三違”標準量化,并將安全確認“三違”標準量化延伸至員工的身體健康和思想穩定方面,全方位建立剛性約束條件,讓員工知道再做到。
三是用文化解決“不想”。該礦通過對礦井80多年的歷史文化進行沉淀,提煉出了“三推五化”安全文化,并通過國家局安全文化示范礦井驗收。隨后對安全文化不斷進行補充,重點體現人文關懷,實現人的安全發展。制定實施《“關心關愛對象”管理辦法》,各隊組按規定建立健全并實時更新本單位的《職工信息檔案》。通過每年的體檢對有基礎疾病的人員建立臺賬,成立“家屬微信群”,隊組負責人和黨支部書記與家屬互動,組織開展“職工及家屬生日祝福”“職工重大家事關懷”“職工工作狀態共享”“是否按時就醫服藥”等具體關心關愛事項,同時,群工員定期開展“家訪”工作,使職工充分感受到濃厚的家礦情懷氛圍,增強團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延伸工作期間的“安全伙伴”到生活期間的“健康伙伴”,形成安全共建的良好氛圍,同時,也促使員工之間形成工作生活中的安全好伙伴、好朋友、好兄弟姐妹。關注“零點”班人員安全,優化班前會流程,通過“三必”(必宣——宣誓、必喊——喊口號、必唱——唱安全歌曲),提振職工士氣。為營造一種取長補短的管理經驗分享氛圍,打造員工成才成長平臺,組織全礦各部門“一把手”,成立“帶隊伍、抓安全、提能賦能”經驗交流溝通群,每輪定一個主題,每天有一名領導分享管理經驗,培養管理人才的同時,也提升了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