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下旬以來,煤炭市場開始回歸冷靜,煤炭價格也逐漸向合理區間靠攏。進入十月份,受國家調控政策引導,上游持續釋放優質煤炭產能,同時各路局著力保運保供,煤炭市場保持理性運行。11月份,“迎峰度冬”供暖用煤旺季來臨,前期集中保供保運措施初顯其效,煤價恐難旺季飆升,煤炭市場平穩度冬可期。
據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11月8日至11月14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77元/噸,自9月底開始下跌后,已經累計下滑9元/噸,逐漸接近綠色正常區域(如圖所示)。

11月15日,北方大范圍地區進入集中供暖時期,南方氣溫也逐日下降,全國取暖用能需求開始釋放,電煤迎來傳統旺季。然而,受多重因素影響,煤炭市場供需格局很難發生扭轉,煤市或將“旺季不旺”,原因主要由以下幾點:
其一,優質煤炭產能釋放,煤炭供給穩速增加。自8月底起,上游煤炭產量已經開始放量釋放。尤其是在9月份發改委發布《關于做好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的通知》后,產地煤礦簡單停產現象收斂,大量產能得以有效供應。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下半年煤炭新增產能有望達到兩億噸。不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煤炭供應基本上還是能夠得到保證。
其二,鐵路強力保障煤運需求,社會庫存備貨充足。10月25日,大秦線開始秋季例行檢修。由于鐵路加強運輸組織,全力減少施工影響,使得今年檢修對市場的影響遠不及預期,到港運量增加,港口庫存穩居高位。11月份以來,秦皇島港煤炭場存量整體運行于690萬噸上方。下游電廠方面,在經過十月份的集中補庫后,11月份以來六大電廠煤炭庫存量也穩居高位,直逼或超過1300萬噸。從當前中間庫存水平來看,各環節庫存高企,基本可以滿足常態下供暖需求。
再次,冬季大氣防治加碼,燃煤需求受環保抑制。盡管冬季供暖需求支撐煤炭消費進入傳統旺季,但是今年針對秋冬大氣污染問題環保要求不斷加碼,北方多地區高耗能行業實行采暖季停產或錯峰生產,電煤需求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
10月份以來,煤炭價格連續下跌,盡管采暖用煤旺季來臨,但價格強勢反彈的可能性極低。一方面,國家通過價格巡查等監管措施引導預期,嚴厲打擊哄抬價格的行為;另一方面,煤炭供需雙方對價格的承受能力有限,短期內不存在漲價基礎。另外,11月底,2018年煤炭貿易長協合同定價前,政策導向降低并穩定煤價的意圖明顯。綜合來看,盡管適逢用煤旺季,煤價大幅反彈的可能猶低。
因此,在上游煤炭有效供給持續釋放、鐵路強力保運、社會庫存充裕的市場環境下,預計采暖季煤炭市場還將維持供需平衡或略寬松的格局,煤價旺季飆升的幻想基本可以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