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日,大陽分公司聯合山西安明宏遠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研究的高分子發泡材料充填巷道技術在3304輔助回風順槽首次試用并取得成功。
為進一步轉變瓦斯防治理念,取消專用排瓦斯巷,該礦認真研究分析,綜合對比各種治理方案,最終聯合山西安明宏遠防水材料有限公司開展技術攻關,引進了一種阻燃抗靜電,反應快速、發泡倍數高、力學性能好,環保無污染的材料——FCC填充材料對3304輔助回風順槽進行充填,該材料由A、B兩種料構成,通過配比(1:2)再經以壓風作動力的注漿泵混合后對巷道進行充填。
5月27日,該礦3304綜放工作面回采至距停產線598米處,開始對3304輔助回風順槽進行充填,因現工作面中部靠回風順槽側有一無炭柱(X71),此段沒有布置輔助回風巷,因此本次充填分兩段,首先充填X71無炭柱里側巷道,然后再充填X71無炭柱外側巷道,第一階段充填巷道277米,第二階段充填巷道275米。充填時從巷道底板中部開始,逐漸向巷道兩幫擴移,當巷道底部充填密實后開始向上移動注漿管充填頂端直至充滿,隨著巷道斷面的充實逐漸向停采線方向退移,最后充滿整條巷道。
該技術工藝雖然環節少,但是控制精度必須高。在蘭花集團沒有一座煤礦采用過充填技術礦山的情況下,大陽礦要采用該項技術無異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預計使用5噸材料(200桶),可充填約19米巷道,可往往不盡人意,5月27日4點班在充填過程中用料265桶,其中使用A料107桶,B料158桶,僅充填巷道10米,經了解,吸料管的速度控制不合理,進而造成B料進料速度慢,A料進料速度快,用料比例為1:1.48,最終表明導致本次用料過多,充填距離短的主要原因為未達到標準的配比(1:2)。為充分發揮材料的充填的優勢,經過嚴格要求工作人員優化工藝參數,調整合理配比,最終實現了巷道充填的預計目標。
經過所有人員的不懈努力,截至5月31日安全順利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巷道充填任務,累計充填巷道279米。該項技術的成功應用為大陽煤礦及兄弟礦對空巷道的處理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借鑒,為實現今后“三下”煤炭開采奠定了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