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2017年煤炭市場的三個關鍵數據
2月1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根據我們多年從事煤炭行業咨詢的工作經驗,對文中有關煤炭數據感到疑惑,特此提出來與大家切磋。
1. 2017我國煤炭產量預計增加2億噸?
《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在主要發展目標中對煤炭的產量預測為36.5億噸,年能源消費的預計為“全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4億噸標準煤左右,煤炭消費比重下降到60%左右。”據此推算(按照5000大卡折算)煤炭消費量為44*0.6*7000/5000=37億噸,考慮到近年來全國煤質逐年降低的趨勢,按照4800大卡推算,煤炭消費量為44*0.6*7000/4800=38.5億噸,而2016年全國原煤產量和煤炭消費量分別為34.5億噸和39.7億噸。煤炭產量會增加2億噸,消費量卻減少一億噸,這將對市場將會多么大的影響啊?
2. 全年煤炭進口下降20%?
考慮到目前庫存屬于中等水平,假設庫存量維持目前水平,根據產銷平衡測算,那么全年凈進口維持在38.5-36.5=2億噸的水平,比2016年進口2.5億噸下降20%。
3. 去產能任務降低80%?
《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全年力爭關閉落后煤礦500處以上,退出產能5000萬噸左右。2016年去產能任務2.5億噸,實際去掉接近3億噸,有許多人理解為2017年的去產能任務是5000萬噸,比2016年去產能任務降低80%,我想這可能是個誤讀。
去產能不僅僅是去掉的上述提到的落后產能,還有一些經營困難,扭虧無望,資源枯竭,開發區域需要特殊保護等的煤礦產能,還有那些超產產能、違規建設開發的產能。
這個5000萬噸是特指平均產能為10萬噸的500個礦,可見關閉的重點是9萬噸,15萬噸以下的小煤礦。2016關閉的1688家煤礦,退出產能達25114萬噸/年,平均產能是15萬噸,其中不乏百萬噸以上的大礦。
按照目前各省和央企公布的2017年的去產能任務匯總,預計2017去產能將達到2億噸。
但是去掉的這些產能有不少進入了其他大煤礦(包括違規建設的)減量置換中,這樣變相的又會進入到供應中。
4. 全口徑產能是多少?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煤炭產能的數據,口徑不一,數據也不一,有說60億噸的,有說57億噸的,有說50億噸的,還有不到50億噸的各種說法,這樣給國家制定政策造成混亂。為了規范煤礦生產建設秩序,加大未批先建、超能力生產等違規行為治理力度。完善煤礦產能登記公告制度,《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特別強調,將公告范圍從生產煤礦延伸至建設煤礦,實現全口徑產能公告。
全口徑產能公告的產能才是有能力進入供應的產能,這部分產能才是市場分析中有效供應的能力,我們拭目以待全口徑產能的公告,我相信不會超過50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