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在化工企業,每一次大檢修,就是一場戰役,戰役的結局怎樣,團隊的士氣決定勝負。近幾日,天氣變化無常,時而太陽高照、烈日炎炎,時而陰雨連綿、冷風陣陣;時而霧氣騰騰、迷迷茫茫。然而,就在這樣極其不利的環境條件下,丹峰化工戮力同心,克服重重困難,用四天的時間圓滿完成了一次年度大檢修。用實際行動書寫了“務實、奉獻、創新、奮進”的丹峰精神,用汗水詮釋了蘭花最簡單卻最真實的企業文化。  
 廠領導來現場當崗位工了  
     這次檢修,凈化車間最繁瑣卻又艱巨的任務要數清洗裝填鮑爾環和更換精脫硫塔和預塔填料的工作了。為了節省資金,全靠人力來完成。以總經理張世凱和黨總支書記王偉為首的機關科室人員分成兩個組,一組清洗裝填鮑爾環,一組更換活性炭填料。  
    鮑爾環的裝填要分好幾道工序,要在幾十米的高塔上卸出來,然后接水槍沖洗,之后要把破損的鮑爾環揀出來,把沒洗凈的污泥刮凈,然后裝入袋子運到塔前再裝填。因為檢修時間緊張,為了保證進度,總經理張世凱帶隊加班加點干,天氣變化無常,晚上又風雨交加,雷鳴閃電,而他們安營扎寨現場,穿水鞋、披雨衣,冒雨繼續挑戰,總經理雨中蹲在鮑爾環中,一連就是好幾個小時,在他的帶領下大家從早晨七點一直干到深夜十一點,結束后他們個個成了“落湯雞”,衣服上都能擰出水來。  
    精脫硫工段兩個塔的更換填料工作更加繁瑣和艱巨,精脫硫塔和預塔都分別分為兩層,要裝進去就得先把舊的填料卸出來。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空間狹小,作業動作受限,加之氣味刺鼻,通風條件差,塔內溫度又高,汗水濕透了衣服緊裹身體,一張張黑乎乎的臉辨不清是誰,但是他們決不是好惹的,一個個好比從太上老君煉丹爐里面出來的孫悟空,多了一雙火眼金睛,且練就了耐熱、耐高溫的本領。黨總支書記王偉不敢松懈一分一秒,號召大家一定要啥時完成啥時回家,從早晨七點一直干到次日凌晨五點,將1300多袋不同型號的催化劑分別分層裝入兩個塔內,直至完成任務他們才離開了現場。  
     我們的力量是無窮的  
    各車間為了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檢修任務,車間主任與員工一起并肩作戰。造氣車間清理涼水塔污泥的活兒是又臟又累。偌大的池內,淤泥沒過他們的小腿,站穩身子都很艱難,但是沒有好的辦法,只能一鐵鍬一鐵鍬連泥帶水裝到桶里,然后再吊上來,一群血氣方剛的男子漢們硬是將三個池內    的污泥這么一鍬一鍬地在兩天內完成。凈化車間主任時而爬上高塔,時而在爐前跑來跑去,時而開著個三輪車,哪里需要拉貨立即開往哪里,現場處處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合成的維修工個個像設備的“小情人”,他們把三臺壓縮機100多個活門全部卸下來,清理干凈再重新安裝上去,還要檢查各運轉部件,對有問題的進行拆卸、排查故障、重新組裝,那種認真而和善的表情仿佛要告訴那些設備:你看,我都這么關心你們,你們還能再出故障么?  
    看吧,整個現場她辦證、你監護、我進塔;你拆卸、我搬運、他清洗;你拉不動,我拽一把;男工拿鐵鍬、女工裝袋子……他們沒一人溜到一邊休息,沒有人聚在一起打鬧聊天,個個生龍活虎,絲毫不敢松懈,這種互相信任,配合默契的勞動場面,不僅是鎖定在記憶里一個感人的場面,或是贊美勞動最美的縮影,更重要的是同事間難能可貴的情誼,是團結、和諧、奮進的力量。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當生產系統處于置換備戰的檢修狀態時,廚房的戰士已投入到戰斗中,打響了檢修戰爭的首發炮。當筆者走進廚房,映入眼簾的是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一幫快樂的“伙頭兵”圍繞著三尺鍋臺,早已奏響了一曲極美的鍋碗瓢盆交響曲。他們自由組合,分成幾個小組,擇菜的、切菜的、烤蛋糕的、燒蔥花餅的、蒸豆包饃的,看那擇菜的專心致志,切菜的下刀如飛,三尺灶臺風與火,一尺灼勺翻江倒海,眨眼的功夫一道道美食出爐展現在眼前,香氣彌漫了整個空間。為了做好員工后勤保障工作,  
他們每天深入到檢修現場,把熱氣騰騰的干糧和一碗碗清涼解暑的綠豆湯送到現場檢修人員手中,讓他們深深感受到絲絲清涼和濃濃關愛,增添了奮戰一線檢修工人的干勁,激發了搶檢修、保生產的斗志。  
    雖然他們的工作得不到掌聲的鼓勵,也沒有鮮花的陪伴,但是他們心無旁騖,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理想、信念,毫無保留地奉獻給職工,在他們心中只要汗水能換來廣大職工的滿意便是最大的快樂。